Sunday, March 28, 2010

京阪冬之旅 七:靈山護國神社.近江屋.龍馬



參觀過靈山博物館之後,徒步一分鐘便可走到靈山護國社。不知道是我自己沒留神,還是跟本靈山護國神社沒有提供指示,山上的1356尊維新殉難志士的墓碑本來是很有條理地編排,但本人只是像盲頭烏蠅一般亂衝亂撞,未能很有系統地好好「參拜」。早知如此,便應該在不準拍照的靈山歷史館內偷偷拍下墓地的「座位表」……



維新三傑中最被浪漫化的桂小五郎,但他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使他在亂世中力保一命,不如其他墓園內的志士般死於幕末的腥風血雨



池田屋事件中殉難的志士



整個山頭的中心部分,亦是最吸引遊人的地方,龍馬與中岡慎太郎之墓

之後本人便沿路經八土反神社,走到四條大橋,在這裡錯失了新選組肅清谷三十郎的地方(就在八土反神社向四條大橋的門外)。

過了四條大橋之後,亦沒有進入祗園,只是在非常熱鬧繁榮的河原町邊行邊看,一直從河原町通向近江屋遺址進發。

不暪大家,如果本人早一點拿出在高台寺買的「新選組見聞錄」出來看的話,或許我就不用浪費了半天,早一點把很多歷史點一遊了……

近江屋的遺址所在是非常繁榮的河原町通,街上的確是人來人往,當本人到達近江屋的時候,要停下來拍照也不是太容易。在本人不停地拍的時間,一位日本人阿叔旅客似乎正奇怪於為可有人會在人來人往又甚麼都沒有的狹小街道上不停拍,之後他轉頭一看,便很驚訝地叫他的老婆一起來看。

看,這裡是龍馬與慎太郎遭難之地啊!



沒看過這些牌,代表你沒有到過京都




沒看過這些碑,也代表你沒有到過京都……喂!這裡是京都啊!京都啊!




龍馬遇害了百多年,近江屋亦變了便利店,歷史的確是向前走的(笑)

我不是日本人,實在不知道到底龍馬在日本社會文化內的像徵意義,為何龍馬今天變成在日本國內比任何歷史人物都更令人肅然起敬。從一個行外人看歷史的角度,龍馬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很多歷史人物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不論詞性)去表達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例如一些人是霸主,有些人很忠義,有些人聰明絕世,有些人美貌絕倫,有些人勇冠三軍,有些人陰險狡猾……

龍馬,卻沒有一個很鮮明的形象,是一個一時三刻也說不通的人,是一個簡短介紹不來的人。

有人說他是奇人,這也是一個沒辦法簡介中的簡介方法吧。

1867年12月10日,龍馬所款的船中八策的第一項「大政奉還」,才剛獲將軍德川慶喜同意不久。晚上他跟中岡慎太郎在居住的近江屋議事,有人自稱十津川鄉士求見,正當二人猶豫間,多名刺客已經突入房間,龍馬與慎太郎還未站起已經中刀。其中龍馬前額立時遭橫切一刀,正要拿武器時背後再中兩刀,然後在檔架中被對手沿刀鞘再砍一刀在前額。龍馬在叫了兩聲慎太及近江屋的主人後,便斷氣了,得年33歲。包括後腦身中二十八處刀傷的慎太,則捱了兩天才過世,還向人詳細講述遇害過情,得年29歲。是為「近江屋事件」。

兇手有三種說法,其中最有力的講法是京都見迥組,這包括自認是刺客之一的今井信郎的供詞。然而,在兇案現場檢視的人卻有著認為今井的講法是為了沽名釣譽。另一方面,從新選組脫離了的御陵衛士伊東甲子太郎又供稱,現場遺下的刀鞘是新選組原田左之助之物……然而,伊東在龍馬遇害前後的行為,加上他跟討幕派薩摩藩等人的關係,也引起了討幕派不滿倒幕派行為不夠果斷而心生殺意之說。

無論如何,龍馬其人其事,包括了他的死,同樣是如此之耐人尋味。

Saturday, March 27, 2010

京阪冬之旅 六: 維新 (Innuendo)

維新的歷史四處都可以找到,從略。



基本上你能夠走到高台寺的話,是沒有任何理由踏不上這一條維新之道。

維新之道的盡頭,是靈山歷史館以及靈山護國神社,兩個地方都是幕末歷史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地方。

幕末的歷史故事非常特別。很多特別受歡迎及被流行化的歷史,主要都是因為戰爭。但幕末之中,一般愛好者眼中的重點,卻是暗殺。不過,這裡不談暗殺,先談維新。

與中國一樣,日本雖然在十九世紀之前已經與西方國家有交流甚至貿易,但真正受到西方科技文化以及軍事力量衝擊的,要數到十九世紀中葉。美國海軍艦隊在准將培里率領下駛進東京灣,當時的幕府仍然進行鎖國政策,在培里的軍艦脅迫下,無能的德川幕府被迫與培里等代表的西方國家簽不下同的不平等條約。

聽到這裡,大家都應該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吧。

幕府的無能,開始激起了國內的倒幕(從政治途徑把幕府拉下台)以至討幕(這個則是要打他全家,燒他媽媽)思想。

當時幕府的當權者是戰國德川四天王之一井伊直政的後人井伊直弼(「赤鬼」的外號亦世襲了下來)。當了幕府的大老後,赤鬼為了實行自己的開國理念,開始捕殺各派反對聲音,是為「安政大獄」,但這樣反而更加激起了反對者的仇恨。

「櫻田門外之變」,十八名刺客在櫻田門外成功暗殺了井伊直弼。

赤鬼的死,使反對者感到倒/討幕是可行的,因此亦大大加速了有思想及理念的各方人士開始實行自己的想法。而另一個影響是,大家發現了暗殺相比戰爭,抵玩得多(令各方開始胡亂進行暗殺)。

最終幕府在鳥羽伏見戰敗,新政府掌握了實權,便開始進行「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相比起我國的維新運動,效果要來得成功很多,使日本的國力急起直追。

跟我國的維新不同,明治維新是整個政治體制的革新,由以往天皇託付將軍成立的幕府作為軍事政權,改為君主立憲,憲法規定了天皇沒有干涉政府管治的權力。雖然天皇同樣時沒有實權,但新政府作為按憲法管治的民主主義體制,是一個法治的國家。這跟封建年代以軍事力量決定權力非常不同。而日本的社會階級、貴族以及士族(武士)的特權亦同時被大幅削減,社會走向平等及民主。

當時我國的洋務運動,則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朝廷希望只吸收西方先進的軍事及科技技術,而政治體制不變,以保留自己的無上權威。而民間或地方士族亦沒有激起任何反封建、反官僚的風波。所變法,只變其外,但核心的部份—權力機關,仍然是落於守舊、失效,國家仍然是一個人治的私人遊樂場。

就算甲午戰爭果真能憑籍船堅炮利打勝,不見得以後中方會比日方富強。

明治維新的時候,擁有最高指揮權力的,都是一班曾經留洋、年輕有理念的薩、長藩士。其中不少更是下級武士出身,例如日本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就是長洲藩下級武士出身。他早年追隨著木戶孝宏的身後,胡亂地參與了一些暗殺行動。

亦因為權力落到這些年輕有改革魄力的年輕人身上,維新才得以推行。我國的變法,永遠逃不過在上位的守舊老人為保存既得利益而功敗垂成。(直到民國建立,袁世凱依然一心想回復封建製度去當皇帝)



靈山歷史館,遊人不多,可以靜心遊覽



喜好幕末歷史的你必到這裡一遊

Tuesday, March 23, 2010

謝夫.碧克

趕得及?趕不及?

每一次放工後進行活動也是要趕餐死的。在地鐵站買了個包,但也沒有時間吃了。最終選擇了是慳家,到東涌坐免費穿梭巴,而不乘機場快線。

開場時間是20:15,我20:10到達穿梭巴站,有一個男人在等巴士。最終,他及我兩個人乘坐一部又大又漂亮的旅遊巴到Expo,Jeff Beck出場的時間大概是20:40吧。與其說少人,不如說一切都在預期之中。還好地,890蚊下層正位全滿了,690的也很好銷程,只是890上層坐位卻是空空如也。

如果按唐龍所言,Led Zeppelin如日中天時也自知在香港乏人問津,那麼今時今日的Jeff Beck在香港有這個入座率,已經是很不錯。提外話,Jimmy Page組Led Zeppelin的時候,本來是希望組一個Supergroup,主音以外,他與Jeff Beck兩支結他,再把The Who的rhythm section搶過來。

這當然成不了事。但當年,Jeff Beck、Jimmy Page也的確拉來了Keith Moon錄了一首Beck's Bolero。Bass手本來也預John Entwistle一分,但他來不了,於是急召John Paul Jones—後來的Zeppelin bass手頂上。其實,當時的Keith Moon也是偷走出來的,他是要喬裝才可走到錄音室,而且他只給Jeff Beck及Jimmy Page三小時,以確保他不會因失蹤太久而使Roadies找他,製造出麻煩。而事實,當Pete Townshend後知後覺Keith Moon曾經偷走出去跟Jeff Beck他們錄音,據Jeff Beck說,那時Pete望他都會有著如劍銳利的眼神。

不過,韓國的setlist沒有這首有名的Beck's Bolero,香港也沒有。

如果我跟你說我對Jeff Beck非常熟悉,那代表我在騙你。宣傳海報那個「結他之神」的宣傳句語就不如算了。神就留給Clapton去做好了,原因?因為這一幅相。



又或者,Jimi Hendrix早死,早死的人也比較易做神。也不是的話,還有一大票被受推崇的結他大師或metal shredder在排隊。不是說Jeff Beck技術不及任何人,但Jeff Beck走的路使他不會做神。

他低調,他不擁抱群眾,他不賣弄,他不開口唱歌,最重要是他還未死……

Jeff Beck一樣有一些極快的passage,但他沒有表演那種像玩雜耍般排出倒海地使出超凡技術的時刻。整個演出他都是音樂先行,旋律,groove,head banging beat,harmony,甚麼音樂元素也在他的結他及樂隊之中,Blues、Rock、Jazz、Funk、Classical的味道也可在整場show中嗅到。不過,有一段他用bottle neck點了好一段的natural harmonics,全場仍然是要拍爛手掌的。全場Beck的演出都是很tight,很結實,手指按弦的留放也是揮灑自如,彈出的音符由tone到pitch到dynamic都是操控之中。他的完全lead及vocal-alike的style,有著很強烈的表達能力,縱使沒有語言,情感一樣十足。

他們還有玩Sly and the family stones的I want to take you higher,女bass手、鼓手、keyboard都有唱,但Jeff Beck是用結他去mimic原曲中Larry Graham的低音vocal。我不暪你,聽了這一個live version,我又突然更喜歡這一首歌了。

還有,當他們開始彈Over the Rainbow時(不知那一首?綠野仙踪那一首。不知?"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way up high"...應該知那一首了吧),我不禁吐了一句:「竟然係呢首?」

談起Bass手,我本來是很期待來的是女神童Tal Wilkenfeld喇……但今天在office已先查到,2010 tour的line up沒有她了,取而代之的是跟Prince合作得最多的Rhonda Smith。Rhonda也有很多show off的機會。其中有一段很多mute notes的plucking,唔唔……不過要提的是Encore部份的Cause We've Ended as Lovers跟Tal不同的是,Rhonda當時是在彈upright bass,所以沒有了Tal那樣的Bass Solo,Solo都由Jeff Beck自己彈回。

$690,很抵啊。

噢,還有這些concert一般找是見名人真身的好機會。Kim及短成說入場時看到B哥及呂方,我們走的時候,則看到疑似飲左兩杯的Joey Tang。

很高興的一晚。

很有,短成還未付錢。

Wednesday, March 17, 2010

The Who's next sell out Tommy at Leeds with Quadrophenia - Tommy

Tommy(1969)

搖滾樂迷跟一般流行樂迷不同的地方,是他們相對重視一張唱片對音樂發展的影響力,多於它的銷量。我們有很多唱片大賣但到了今天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説出它們的名字。但有一些唱片銷情很差,但名字到今天仍然被傳頌下去,三不五時便會有偏執狂買下,以至唱片公司只要看到機會便又再版一次。要是能夠弄出這樣子的唱片,讓人談搖滾發展史不得不提你一下,這便是踏向殿堂級的第一步。

在於The Who來說,這一張唱片便是Tommy。事實上Tommy在誕生時,The Who正處一個瀕臨解散的時間。The Who Sell Out不怎麼能賣,Roger說當The Who Sell Out不再在銷售榜向上時爬時,他向British Record Buyer吐口水,因為這是The Who的終極唱片,但仍然不賣。連Pete Townshend自己非常有信心的single I Can See For Miles最高也只在銷售榜上排在第十名,他感到這是他所能寫到最好的流行曲(直到今天他仍然這樣認為),而這首歌亦沒有改變了些甚麼,他形容自己當時的想法是"We are fucked"。而樂隊中各人關係不睦(尤其是Roger與其他成員),Keith及John亦受到Jimmy Page的邀請加入New Yardbirds(亦即是後來的Led Zeppelin)……

Pete Townshend作為樂隊的創作靈魂,他認為拯救樂隊的責任應落在他身上,只有他能拯救這一隊樂隊。(多自大!) Pete Townshend在I Can See For Miles之後,在監製Kit Lambert指路之下,他開始嘗試去寫Opera。

最後的成品是Tommy。

"Listen to Tommy with a candle burning, and you'll see your entire future." 電影Almost Famous如是說。Tommy從故事到音樂元素都有很濃烈的宗教氣味,一大原因當然是因為當時的Pete Townshend深受著印度精神大師Meher Baba的影響。Tommy的結尾:"Listening to you, I get the music. Gazing at you, I get the heat. Following you, I climb the mountain. I get excitement at your feet." Pete Townshend是衝著Meher Baba而來,但樂迷(包括我在內)聽的時候卻是衝著The Who而去。聽說每當去到這一個結局,樂迷全都會自動起立,去感受台上的這一個四人組訪如先知地奏出台下每一個人的心聲。Pete說,當他發現每一次樂迷都會這樣做,他知道這是音樂的力量,是音樂驅使人作出這一種行為,而並非其他原因。

說起Meher Baba,稍稍有一點年資的日劇迷,應該都有看過悠長假期這一套日劇(我沒有)。當中那一塊大型廣告版上所寫的"Don't Worry, Be Happy"當年是不少人的口頭禪。它是一首歌,應該很多人都知道。而這一首歌,之所以叫"Don't Worry, Be Happy",其實是歌手Bobby McFerrin摘自Meher Baba的一句說話。

Tommy的影響力在於它對每一個人都著其特有意義。對Roger而言,Tommy使他脫變為一個搖滾樂的標誌Frontman,樂隊成員的關係中他感受到再次被接納;Pete的創作能力從此廣受認同;搖滾樂首次走進古典演出場地……The Who是第一隊在Metropolitan Opera House演出的樂隊;不同的搖滾樂手開始創作以故事為本的概念大碟;Tommy的銷情很好……Woodstock,Tommy賣得更火熱,Metrolpolitan Opera House,Tommy更是勢不可擋……對樂迷而言,每一個人都可以從Tommy得到一點意義……只要他稍稍有一點思考能力。

Tommy的成功,使The Who解除了解散的威脅。

我看過有一些搖滾樂史書認為Tommy很艱澀難懂。我卻認為Tommy本身就是很容易聽的一張唱片,它不是很有流行性的唱片,末必有很甜美的流行歌曲在其中,但音樂上它仍然是很易欣賞的Hard Rock,只要你會去用你的耳朵,你一定可以欣賞到Tommy在音樂上的精彩之處。所謂艱澀難懂,只不過是因為Tommy是一個很奇怪而又有宗教意味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欣賞及思考角度而已。



Overture,當然就是Overture喇,你可以聽到很多碟中其他歌曲的片段在裡面



雖然唱片中只有Pinball Wizard被認為有作為單曲的特質,但唱片中的高潮位置是這一首Go to the Mirror,本人很喜歡,不過如果抽出來作為單曲,歌曲內容不夠原整也是事實。

Tuesday, March 16, 2010

是但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別人夢醒,你變得一文不值。歇斯底里,還不如樓上看風景的人。

橋上的風景,窗子上的明月,又有誰人甘心來裝飾我的夢?

Saturday, March 13, 2010

The Who's next sell out Tommy at Leeds with Quadrophenia - The Who Sell Out

先只談這五張。唔,我的確只有這五張。也可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五張,也是發行時間連貫的五張,你大概可以說這五張唱片就是橫跨了The Who高峰的五張唱片。

不如按時序去談。

The Who Sell Out(1967)

The Who Sell Out問世的時間正處於一個流行樂潮流的開端,大碟開始比細碟更受重視。事實上,在此之前,在搖滾樂之中,大碟很少受到甚麼特別的重視。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是細碟的黃金年代,搖滾樂就是一堆3分50秒的歌。舉例的話,就像你不太能夠列出貓王的代表作大碟,但也能列出好一些貓王的名曲。簡單來說,那是一個細碟年代,而大碟卻開始抬頭。大碟相比起細碟,有更多空間去發揮想像力,有著更多的可能性。而The Who在這個大碟抬頭的年代,仍然是一隊細碟樂隊。

The Who sell out很明顯是一張有別於一般彷如「細碟合輯」的傳統大碟,是一張在歌曲之間有著主題及音樂連貫性的大碟,也就是所謂的概念大碟。

如果你是像我這一種年輕The Who樂迷,很大機會你會對之後的四張The Who耳熟能詳之後才去接觸這一張The Who Sell Out,那麼你應該會跟我一樣驚訝原來The Who也有如此溫柔婉約的一面。The Who在錄音室內,要比起現場演出要軟化了起碼五倍以上,即便是如此,從其他流行味道更重的作品中也少見如此溫柔甜美。

但它沒有失去你預期中The Who的特色。I Can See For Miles是Keith Moon在錄音室內的經典代表作,Armenia City In The Sky是最迷幻的The Who作品,Rael之中你更可以找到Tommy的聲音。當聽到「概念大碟」這個字眼,我們的腦部很容易就反射出下列眼字:「藝術」、「認真」、「艱澀」、「嚴肅」……而事實上這一張用電台廣告意念串連起來的The Who Sell Out表面上是「有趣」、「簡單」、「輕鬆」,人們說這就是所謂的「普普藝術」,Pop Art。Pete Townshend亦提過他在藝術學校學到,而有應用在The Who的音樂的,就要數The Who Sell Out這一次。表面上很有趣,在底層下卻是另一種味道。就舉Odorono為例,是一個多麼有趣的故事,但背後那一種難以言諭的悽慘,這也就反映出Pete Townshend,這一個在搖滾樂領頭在表演中打爛結他的「流氓」形象,背後所擁有的才華以及深沉性格(The Who早期的Pop Singles都有這一種表面輕鬆背後沉重的特色,就像Happy Jack、Pictures of Lily、I'm Boy等等)。

表面簡單的,可是也可能有著深刻的意義。表面故作嚴肅的,可能只不過是一個膚淺的人努力地裝有深度而己。原諒我,我對那些Progressive Rock,至今仍然是抱有戒心,就正如我喜歡跟自命有才華有品味的人保持距離一樣。



甜美可愛沉重的Odorono



Keith Moon的錄音室代表作I Can See For Miles,不少人認為這是史上第一首Heavy Metal

Monday, March 01, 2010

幾段情歌 一 之 紅




不經不覺已經快三年。

而且我已經放下了她很久。

其實當我技術有了一定進步之後,我已經想過要換畫。一來,是心癮。二來,她的咪(!)是有點問題的,聲音很小,也經不起拍線。每當我用力拍下去,便會有持續不斷的雜音,因此我在那個時候跟本不可能練習拍線,拍線是一種很基本的技巧,亦是懶有型必備的技巧。可能有人會知道,那個時候的我,甚至不知道甚麼聲音才是成功拍線所發的。

但,有時候彈著彈著,又會發覺她的聲音其實是挺好的,而且其實外型亦很不錯,就會有一種留戀的感覺。(事實,只用hkd$1900,是很不錯的質素)

「有時侯,有時侯,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這就是本人性格上的一個大弱點,不喜歡改變,容易留戀不放。如果理智一點的話,一是已經積極修理,但既然已經更加值得一支更有質素的貝司,當然是立該去買一支新的啦……

「畢竟是第一支!」「畢竟我用她錄過不少Video!」「聲音這麼好,幹嘛要換新的……」

這就是我在其他方面一樣經常長等不放手的問題所在。懷念發生過的,也會記著她的好。

當然喇,這是天性,但後天的誘惑會使人改變的。當我開始會到通利不停試人家的貝司,便越來越想得到一支新的。

自學了一年半後拍的。不知道播不播得到……好像已經ban了?(片的持有人一定播到的)



現在,因為本來就認為她是有點壞了的,加上我沒有換過弦,而且又是active bass要用電池,我已經很久沒有再把她從冷宮內拿出來。而且,還計劃過用她來試試自己換pickup……再留戀也有終結的時候,只不過要花多少時間,就要自求多福。

Copyright 林記 ever and forever

Feel free to distribute with the following copyright message attached:

Writtien by YH Lam. Original Posted at www.yickhong.blogspot.com

wibiya wi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