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31, 2009

看大埔足球會 — 誰願給本地球員一個機會?

剛從旺角場回家,新界地產和富大埔在一場戰情緊湊的比賽中以早段的一個十二碼1-0僅勝踢法勇悍的四海,繼上一季後再一次晉身足總杯決賽,挑戰升班以來的第一個球會錦標。

在羅傑承再次入主南華以前,香港足運已經沉寂了好一陣子。好一段時間,不是晨曦,就是愉園,比賽的競爭性下降了不來。及後傑志及南華先後注入資金,成為近年爭雄的主要兩隊。發展到今季,卻不難發現,錢花得多還花得多,花錢的數量跟球隊的表現卻又不見得成正比。錢花得多,球員質素較佳,但球隊的表演卻又是另一碼子的事。

大埔升班的時候球隊正選的十一人俱為本華將。在甲組稍有點名氣的可能就只有蘇來強,其餘曾經在流浪或港青增取了一點知名度的球員如郭詠燊、呂志興等幾季以來都早已被大部份人遺忘。這一隊默默無名的降班膽除了在處子演出以0-1僅敗於流浪以後,分別大敗兩場0-6及1-6。除了一名只在乙組令人聞風喪膽的安基斯以外,大埔本來並沒有洋將。但兩場大敗以後,本來班費只有150萬的球隊急急加碼,引用了三名巴西外援。除了施雲奴在效力半季被辭退以外,祖利亞及祖爾用表現證明了二人在本地球壇絕對是質高外援,比很多千萬大軍所引入的所謂有名氣外援發揮得更穩定。

首季在並不驚險的情況下護級成功,當中更打出了一些反勝強隊的代表作。第二季大埔在約400萬班費之下,人腳變動不大下(除了汰弱留強外、新加入國援葉佳及巴西中鋒拉菲爾),球隊表現持續進步,聯賽取得第三名,足總杯又殺入了決賽。想想看,只不過是第二年,由第一季11名顯得弱不禁風的華將,只不過加入了四名外援,球隊的成績卻比那些六、七百萬班費的老牌球會為佳。

今季,才不過踢了一半,在後防一夫當關的祖爾離隊,加盟中甲的廣東日之泉,而祖利亞亦漸有老化下滑的跡象。當大家都認為大埔防線將要崩潰的時候,防線固然進入了數場的調整期,但當中仍能兩度反勝八百萬班費的傑志,亦成功再度進入足協杯決賽。

除了一些新進的本地年輕華將,以及在祖爾及李康廉離隊後借入了外援中鋒卡立,三年以來,你進場看大埔的比賽,仍然是那一張又一張熟識的華人球員臉孔。李威廉及已離隊的李康廉兩兄弟先後入選港隊、蘇來強可能是唯一一個必然正選的港人中場中策劃型球員(而不是要拉去邊線或推前輔鋒)、郭詠燊在右閘水準甚至比李志豪、利偉倫等港隊右閘還要穩定。其他一班升班時不被看好的華將,來到今天面對外援林立的球隊,除了有力一拼,甚至還可以被看高半線。

無論是註11出8、註9出6,班費少、正選以本地球員為多數的大埔依然持續交出表現。只要有出場機會,不見得本地球員作用及不來那些隔山買牛回來的外援。除了身體強壯一點,有一點如技術,不少外援落場所起的作用還未如本地球員。

如果大埔那一班球員只用三季時間的磨練已經可以進步到這一個水平,華將們都能穩站甲組之列。那麼,到底傑志的八百萬花到那裡去了?意義何在?晨曦外援換了又換,本季才在將士用命下搶回一個沒有將金的聯賽杯冠軍,愉園更一直在白養著一批在學踢足球的外援。如果把這些時間及金錢,花在青訓上、或改善球員待遇之上,同時給有能力的本地球員一個機會,其實也不見得成績會不如把錢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外援身上吧?(最嘔心的是,有時候某些外援只是本地球員身價,只因身材好一點會當了正選而又交不到貨)

Sunday, May 24, 2009

詩?

被奉為詩人的歌手很多,而事實所謂歌詞與詩,其實也是一體兩面的東西,本來就難以分割。但詩是一種被尊為文學形式的東西,既然成為自以為藝術者的人拿來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東西,自不然不能太低俗。

因此,歌詞要寫得美而饒富深意的,才有被稱詩的資格。

這又正是我最不解的。到底歌詞要寫到那一個深度、富有那一種美感,才能夠被稱為詩?如果那是沒有客觀標準的話,那就即是只是一種「眾人的共識」。而這正是本人最不鳥的東西。沒有客觀的標準,那麼「如詩一般」的這一種讚美,就只會淪為工具而已。往自己臉上貼金、把它成為推銷工具、讓不懂的人用來裝懂……凡此種種。

歌詞有甚麼好處,你便跟我說它好在哪兒。「像詩……」,本人學養低,聽不懂。

Monday, May 18, 2009

再再看大逃殺

不像20世紀少年那樣,打正旗號地表明了是由T.Rex的20th century boy為題而來的故事,但大逃殺的故事內同樣明確指出了,這一場逃,是來自「大波士」 — 或「工人皇帝」— Bruce Stringsteen的一首「Born To Run」。

其中一節,主角七原秋也甚至替大家獨白出了Born To Run的一段歌詞。

Born To Run,要說的就是跟Wendy一起逃出新澤西的故事(也可見台灣把Born To Run譯成「天生勞碌命」是多麼胡來,「工人皇帝」的歌不一定就是要大談「勞碌」吧?)。

另一方面,故事的背景,亦即是那個未來的日本,當川田向七原他們分析著這一個自己身處的國家,媽的,這個分明是「1984」的背景。縱然,大逃殺的故事是在一個大型世界觀內的一少部份,未如「1984」那般宏大。但當中每每提及的反叛、抗拒,卻分明是攝取了「1984」內最「搖滾」的部份。對,我真的認為「1984」是很搖滾的一部小說。

「1984」與「Brave New World」(美好新世界)及「We」(我們)是三部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可惜,本人還未看過最早的一部「我們」,但單輪「1984」與「Brave New World」,「1984」則讓人更感受到反叛的精神。

不過,大逃殺除了微觀視角以外,娛樂化取向,當然就狠狠地把小說跟反烏托邦中抽離。(畢竟我們只看到那個可憎的世界的一小部份而已)而那種各式人物、奇能異士(首推三村信史及杉村弘樹),陸續出場互相交手及奇特殘忍的死法,就能至看到跟「甲賀忍法帖」那個類別要靠攏一點。

聽Bruce Springsteen的歌有時真的很辛苦,每次聽Jungleland,強烈的無力感便會悠然而生……我說波士啊!如此強行用力撫慰本人的心靈,本人就算唔辛苦都會突然覺得自己好辛苦的……

Sunday, May 17, 2009

又再看大逃殺

電影版跟小說的最不同之處,是在於川田章吾及桐山和雄,由本來的「真的是同班同學」變成「主動要求參戰的突然插班同學」。

看起來,川田的改動是很合理的。作為上一屆勝利者,川田對政府懷恨繼而開始暗地裡作出各種反政府行為是非常的合理,雖說他在事後找出破解頸圈秘密的方法不能說成怪事,但作為觀眾總會覺得有一點欠缺說服力,而得勝者川田欠運地再次被抽中參戰,使他的秘密能夠派上用場,聽起來亦有種隨手牽合。不過,其實也不見得他主運參戰卻又非為殺戮,只為尋找慶子笑容之謎,說服力何在……因此川田由同班同學改為主動參戰的插班生,感覺倒是來自殺人王桐山和雄被安排為插班生而作為協調。

桐山和雄是一個很奇特的角色。他是那種做那種事都冇所謂的人,最後擲公字決定投入遊戲,然後可以絲毫不帶情感地殘殺每一個人。一個本來沒有嗜血傾向突然全無原因地投入殺戮(相比起來,其他投入遊戲的人,如相馬光子,都有一種求生而殺的味道,惟有桐山,是有一種殺不殺也可,但既然選了殺人便做到底的詭異)的人,到底是欠了信服力。

但如果他是一個本來不在班上,卻主動要求加入的人,那麼他本來就是心理變態性好殺戮則變得可以預期,比較不難想像這個人一開始便會大開殺戒。

但亦因此,遊戲的張力就有一點破損了。遊戲開始初期,同學們心中有的就是一種猜疑,到底有沒有人會投入遊戲展開殺戮?大部份的同學其實都是處於中間派,大部人心裡都是害怕及猜疑,這才是日下友美子及北原雪子以為大家其實只是因為害怕及猜疑而防衛殺人,最後選擇相信同班的同學們。

「喂喂,你們忘了有兩個主動參加入來進行殺戮的人嗎?」

或許電影版內的友美子及雪子真的有點笨吧。

杉村弘樹則是一個很不錯的角色,事實上跟「第三之男」三村信史一樣,在電影版內他們的形象都變得失了一點強悍,但在小說裡一直看下去,則會有一種「這班十五歲少年實在太強了一點吧」的感覺。跟七原秋也一樣,這三個男人之間即使除去運動神經以外,三人的互相信任也是有一種浪漫化的光輝。三個人之間沒有猜疑,亦一直在想如果能跟其餘兩人合流則有可能找到逃走方法的想法。

其中「第三之男」(這個外號真的很有趣)更有是強得有點令人害怕。電影只揭露出這人是電腦神童的一面,但小說中這個「籃球界中的天才控球後衛」更是知識、格鬥能力、心思俱為班中一流的「完壁之男」。如果這個人投入游戲,跟本是從一開始找到電腦之後,可以直接登入電腦系統再引爆所有人的頸圈,便可立即勝出。

當然,如果沒有七原的話,三村會跟川田共同行動的可能性也不高,但如果三村跟川田真的能夠合流,在此之前已經能夠成功得知頸圈內有咪高風的話,也可能會有另一種逃走方法也說不定。(其實一直說無路可逃,問題也是在於頸圈而已,川田那個突然爆出來的頸圈破解法,說實話也有一點令人感到作者好像馬虎了一點)另一方面,如果跟「第三之男」合流的人是另一個更有能力的人,也許一切也會不同。但這又是「信任」引發的問題。三村的伙伴是瀨戶豐,二人是感情很好的朋友,三村能夠信任其他人嗎?除了七原或杉村,恐怕也沒有了吧。

相比在電影中好像比較突顯出人生的脆弱,小說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似乎是一個更大的課題。

Saturday, May 16, 2009

再看大逃殺(不喜忽入)

Battle Royale。

在看的是原著小說。不清楚漫畫版的改造,所以也不知道電影版的改動到底是否有參照漫畫。

倒想一談的,不是改動。

我想任誰都記得,電影版中,有兩個女孩在山頭拿著大聲公嘗試號召同學們一起合力想辦法反抗,然後閃電俾桐山和雄以機關槍掃射殺死,更讓二人的臨死前的哀號及呻吟用大聲公傳出去。

這兩個女孩在小說中,卻令本人印像頗深刻。

「真笨!」這是很容易出現的一個想法。畢竟在電影,二人就只被交待了死亡的慘況,如果從電影版去看,北原雪子及日下友美子,除了笨,始乎再沒有甚麼了,她們的死只交待了在遊戲中想直接召集眾同學們是不可能的。

小說中,她們有同一作用,但她們這個想法,其實在主角七原秋也剛出發時已經想過,亦因被赤松義生(拿弓弩的肥仔)狙擊及看到天堂真弓的死,而否定了可行性。

在小說中,友美子及雪子卻可能是最美麗的兩個角色。當遊戲進入了一定時間,她們在聽到了槍聲,聽到了廣播,都能夠肯定除了是自我放棄而自殺的人以外,很可能有人已經開始殺戮了。辦法?遊戲的規則一層疊一層,形成了基本上是互相不殺戮便會一齊掛掉的情況,加上勝利者可以生存的情況下,放手一搏還可能是最佳的做法。

你又如何可以信任別人,他放棄了放手一搏這種做法?

只要同學當中,沒有天性愛好殺人的人,能夠召集所有人一起,一起排除互相害怕被襲而先下手為強,這便有可能使大家從因為猜疑而先出手的殺戮陷阱中走出來。

友美子及雪子在小說中,有詳細的描述她們為可有此這想法。而這想法惟一成功的可能,是人性本來都是善良的,或起碼,同班同學都是善良。與其說笨(雖然都有點笨,起碼像本人一樣,喜歡對身邊的人的性格及想法稍稍想一下的人,都不會這樣做了),這反而是一種把事情浪漫化的天真。但這是很美麗的,明知機會低微而吃虧的只會是自己,友美子及雪子卻選擇以行動去相信每一個同班同學。

這是人性光輝美好一面的體現。

不過當然,她們沒說兩句就掛了。

另外,二人的一段友情的描述也很有趣。本人一向對女性之間的友情感到不能理解。就像在小說中,友美子與雪子同時都喜歡七原,但有趣的是,兩人之間的對話及舉動,實在有一點曖昧,如果二人不說出七原出來,還以為她們是同性戀的一對……這種時時刻刻都向朋友「表白」的做法,女孩子做起來都有點「基」……男孩子的話……我常常想,到底友情發展去到某一個地步,「互相從不計較、互相容許對方可以對自己差一點」,是否真的不如「下下都要求對方顯示自己是他與眾不同的朋友」重要一點?

不過,要談印象深刻的,當數桐出下手,小說比電影來的更悽慘了。小說中的武器要多很多,電影為製造喜感及不讓殺戮來得太輕易,武器都被弱化,在小說中大家抽到的東西都有一定攻擊性,而各人的死法,加上作者的筆法,亦要比電影來得血腥殘忍。

但友美子及雪子的死,可能要比電影輕鬆一點。電影中兩個女孩被機槍掃射,倒地以後還要再被掃射多兩下,身上都變了蜜蜂的巢了。

小說中,友美子很快被射倒,不能動彈,而雪子在腹部中槍以後,仍然能活動,她盡最後一口氣爬向友美子,二人在死前互說完最後一段話,然後雪子在失去意識前,看著友美子的太陽穴被多打了一個洞出來。(一個洞,總比十幾個洞好,也更俾比那些射去了一半、削開了兩邊的來得輕鬆一點)

天!這對雪子來說,太悽慘了吧……當然,雪子最後也有同樣的待遇,但相比起那些被鐮刀插入腦袋,頭部被槍打去了一塊的殘忍,雪子死前看到的畫面,卻是一種絕對無力反抗低處未算低的重擊。(畢竟洋二被打開腦袋時,他的戀人好美即使是崩潰,那也只是一擊而來,但雪子看到了最差的事發生了後,還要再看多一下更慘的二連擊……說真的,桐山和雄為何不省下那兩顆子彈?)

實在是想起也有點不寒而慄。

Friday, May 15, 2009

To be a rock and not roll

Funny, just watched someone else blog, and I think, oh, you still can
have so many feelings to your personal life. I don't. just not I tried
not to write anything personal here, but I don't have anything about
myself to say here. Aging process, that means, you're old. you have
seen too much to make yourself important. it's hard to live life with
that. damn, sounds like "dazed and confused"..

Zeppelin is great :D

Sent from my iPhone

Copyright 林記 ever and forever

Feel free to distribute with the following copyright message attached:

Writtien by YH Lam. Original Posted at www.yickhong.blogspot.com

wibiya wi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