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4, 2014

亂步關原古戰場 之 一:序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的個人遊,是2009年的初冬,地點是京都。而念頭卻是春天的一個中午想起:「是時候了,這時不去京都更待何時?」

而這四年後的日本中部之旅,則是頗有不同。

卻說在書店看到司馬遼太郎在1966發行的歷史小說《關原》的中譯版(遠流出版社),二話不說便搶到手中,發現裡面有一本小冊子:有關到關原古戰場旅遊的資訊。

是兆頭。

行程的安排都以關原古戰場作為重心:在名古屋中部機場入境,先在名古屋呆一晚,之後遊覽在美濃一帶的名點如國寶犬山城、天下布武的歧阜城等,之後再深入飛驒遊遍高山巿、上高地⋯⋯

之後便到大垣駐紮,第二天早上便乘JR向關原進發。就像西軍的行軍路線一樣。(差不多啦⋯⋯其實JR東海道本線是走中山道,是東軍的進軍路線才對)

關原車站月台,真係遠望都興奮


而最有趣(或曰:柒)的是,我在向關原出發前一晚,才發現我沒有把那份關原古戰場旅游小冊子帶來。

在關原決戰之前,西軍駐守在大垣城,而東軍在先鋒隊攻破西軍織田信秀(即信忠之子,信長之孫,清州會議上的三法師)的歧阜城後,在赤坂佈陣。而最終在大垣城西的關原決戰的原因,是德川家康不欲打攻城戰。

德川家康擅長打原野戰。任誰對戰國歷史有點認識的人,都聽過德川家康自三方原之戰被武田軍擊潰後野戰未嚐一敗。另一方面,攻城是持久戰,德川家康手下一眾豐臣大名都是用計用利下誘入東軍,如果戰事拖長的話,這批看風駛里的大名不一定會繼續支持自己。遲則生變,所以家康很希望可以速戰速決。

德川家康在會津征討之後,再一次引蛇出洞:以進攻大坂為名,引軍西去。而石田三成收到消息後亦再一次被引出,他決定要在中途截擊東軍。

於是西軍連夜在大雨中走迀迴路趕過東軍,在其必經之路關原佈陣。

東軍由赤坂從中山道向不破關進發,佯裝要向大坂進軍,因此可見殿軍都是留守中山道。西軍則由大垣城走向粟原山(圖中右下方入只有小部分入鏡的長宗我部盛親,就是駐守在粟原山),再由南宮山南麓的牧田街道到伊勢街道進入關原(大概就是現「名神高速道路」的路段),搶先佈陣。
摘自司馬遼太郎的《關原》:
關原地形宛如一橢圓托盤,東西長四公里,南北寛二公里,可以充分容納敵我雙方數十萬大軍。 
就像托盤有盤沿一樣,關原的周圍環繞一圈小山。若搶先抵達群山腳下佈陣,就充分佔據了地利。加之,這裡驅馳兵馬的道路四通八達,原野中央,東西貫穿著中山道,北國街道北上通向北方,伊勢街道南下通往南方,關原相當於這些大道的交匯點。這種占交通之便的地形,古來兵法術語稱「衢地」,是適合大會戰的地點。

簡單來說,就是說關原正中央的盤地是一片廣闊的平原。單單圍著走一圈的話大約十二公里,不停走又不會累不需休息的話(超人?起碼是肯雅馬拉松跑手。),也需時兩小時,所以旅遊資料是推薦租用單車的。

而我沒有租用單車,我約上午十點到達關原車站,十一點從資料館出發,約四點左右原到車站。

邊走邊看,我遊了足足五小時,路線大概就是由中央的資料館到丸山、再到笹尾山、路過天滿山再到小丘上的大谷吉繼陣跡及墓地、再在松尾山下過走到東軍其他主力的陣地、以本多忠勝在民居中的陣地跡作結。

最後,一點心得分享:
  1. 請安排一整天給關原古戰場
  2. 如果你不想放過大谷吉繼的陣地、墓地以至到松尾山上的小早川秀秋陣地,僅記要早一點出發到關原
  3. 記緊要帶乾糧及水。關原不破町是一個農業小鎮,差不多只有中山道兩傍有吃的賣,其他地方都是住宅或郊外荒地。(如果你走推獎順路的話,只有快結束時才會走到中山道路,雖後才可以看到餐廳或便利店)
  4. 緊記,不要以為陣地是一個接一個很靠近。佈陣的大名都領軍千人以上,陣地是不會貼在一起的。
  5. 如果你要到大谷吉繼的陣地,我仍然不推獎單車遊,而且那是最艱苦難走的一段山路。(我沒有上松尾山)

關原車站:一切都由這裡開始
總之,未到過此間,不是戰國迷。

No comments:

Copyright 林記 ever and forever

Feel free to distribute with the following copyright message attached:

Writtien by YH Lam. Original Posted at www.yickhong.blogspot.com

wibiya wi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