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旺角場回家,新界地產和富大埔在一場戰情緊湊的比賽中以早段的一個十二碼1-0僅勝踢法勇悍的四海,繼上一季後再一次晉身足總杯決賽,挑戰升班以來的第一個球會錦標。
在羅傑承再次入主南華以前,香港足運已經沉寂了好一陣子。好一段時間,不是晨曦,就是愉園,比賽的競爭性下降了不來。及後傑志及南華先後注入資金,成為近年爭雄的主要兩隊。發展到今季,卻不難發現,錢花得多還花得多,花錢的數量跟球隊的表現卻又不見得成正比。錢花得多,球員質素較佳,但球隊的表演卻又是另一碼子的事。
大埔升班的時候球隊正選的十一人俱為本華將。在甲組稍有點名氣的可能就只有蘇來強,其餘曾經在流浪或港青增取了一點知名度的球員如郭詠燊、呂志興等幾季以來都早已被大部份人遺忘。這一隊默默無名的降班膽除了在處子演出以0-1僅敗於流浪以後,分別大敗兩場0-6及1-6。除了一名只在乙組令人聞風喪膽的安基斯以外,大埔本來並沒有洋將。但兩場大敗以後,本來班費只有150萬的球隊急急加碼,引用了三名巴西外援。除了施雲奴在效力半季被辭退以外,祖利亞及祖爾用表現證明了二人在本地球壇絕對是質高外援,比很多千萬大軍所引入的所謂有名氣外援發揮得更穩定。
首季在並不驚險的情況下護級成功,當中更打出了一些反勝強隊的代表作。第二季大埔在約400萬班費之下,人腳變動不大下(除了汰弱留強外、新加入國援葉佳及巴西中鋒拉菲爾),球隊表現持續進步,聯賽取得第三名,足總杯又殺入了決賽。想想看,只不過是第二年,由第一季11名顯得弱不禁風的華將,只不過加入了四名外援,球隊的成績卻比那些六、七百萬班費的老牌球會為佳。
今季,才不過踢了一半,在後防一夫當關的祖爾離隊,加盟中甲的廣東日之泉,而祖利亞亦漸有老化下滑的跡象。當大家都認為大埔防線將要崩潰的時候,防線固然進入了數場的調整期,但當中仍能兩度反勝八百萬班費的傑志,亦成功再度進入足協杯決賽。
除了一些新進的本地年輕華將,以及在祖爾及李康廉離隊後借入了外援中鋒卡立,三年以來,你進場看大埔的比賽,仍然是那一張又一張熟識的華人球員臉孔。李威廉及已離隊的李康廉兩兄弟先後入選港隊、蘇來強可能是唯一一個必然正選的港人中場中策劃型球員(而不是要拉去邊線或推前輔鋒)、郭詠燊在右閘水準甚至比李志豪、利偉倫等港隊右閘還要穩定。其他一班升班時不被看好的華將,來到今天面對外援林立的球隊,除了有力一拼,甚至還可以被看高半線。
無論是註11出8、註9出6,班費少、正選以本地球員為多數的大埔依然持續交出表現。只要有出場機會,不見得本地球員作用及不來那些隔山買牛回來的外援。除了身體強壯一點,有一點如技術,不少外援落場所起的作用還未如本地球員。
如果大埔那一班球員只用三季時間的磨練已經可以進步到這一個水平,華將們都能穩站甲組之列。那麼,到底傑志的八百萬花到那裡去了?意義何在?晨曦外援換了又換,本季才在將士用命下搶回一個沒有將金的聯賽杯冠軍,愉園更一直在白養著一批在學踢足球的外援。如果把這些時間及金錢,花在青訓上、或改善球員待遇之上,同時給有能力的本地球員一個機會,其實也不見得成績會不如把錢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外援身上吧?(最嘔心的是,有時候某些外援只是本地球員身價,只因身材好一點會當了正選而又交不到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