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09, 2008

How to be good?

對,我是偽文化準中年,最近看的書是Nick Hornby的How to be good。我很喜歡這一個書名,因為最近本人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以往的思想是白痴。我曾經以為自己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人,有缺點但優點應該多很多。問題是,我發現自己在面對某一些問題的時候,沒有自己想像中是那麼樣的一個「好人」,這真是令人擔心的一個情況……

喜歡書名,但不知怎樣,好像投入不來。

我很喜歡High Fidelity,是事實。但如果你問,How to be good是否不如High Fidelity,我想How to be good應該要比High Fidelity要好。即使我尚未看完,作為一個作者,Nick Hornby在How to be good要比在Hi-Fi中成熟,當中主角Katie要處理的問題比要Rob複雜,故事開發出來的空間要比Hi-Fi來得更多。

但我認為,相對新作A Long way down,那四個角色各主的獨白都來得非常有個性,Katie卻尚未跳得出一個寫作慣性;即是Nick Hornby尚未跳出自己個人思路的框框(我正面對的難題啊……),所以,Katie其實很像另一個Rob,一個背景、工作、偏執不同的女版Rob Fleming。

對我說來,我從來都質疑大部份女性的思路會否如此地邏輯性……即是我對角色的思想性格未能肯定。但另一方面,我又對一個女醫生的處境及婚姻難題投入不了。即使說,我是要像一個第三者那樣去看故事如何探討個人道德、婚姻等問題(這就是為何我認為How to be good比起Hi-Fi好,更能看出Nick Hornby的寫作能力)。

但在Hi-Fi,我可以自我投射,不單是因為Rob Fleming是一個男人,而已他是一個偏執狂,而他偏執的地方是在於音樂對人、生活以至愛情的聯繫,而且他一事無成(我沒有說我投射到他愛情失敗者的身份當中!)。

昨天,我看到快為人婦的同事大家姐最喜歡的電影包括《天使愛美麗》,我不禁問了一句:「是否所有文化女孩也會喜歡天使愛美麗?」而昨晚在地鐵,我看到一個OL在看Sex and the City。

想起曾跟一位網友談起,我喜歡Hi-Fi應該是因為自我投射,得到的回覆是就像「就好像女孩子都愛看Bridget Jones's Diary及Sex and the city」。

也許是吧,自以為堅強獨立控制著自己生活的OL自我投射進Sex and the city(通常都不是,香港少夠灑脫夠開放的女人)、自以為笨笨的但又很可愛的中女自我投射進Bridget Jones's Diary(身型像及扮可愛扮笨的比較多,問題是明明是笨人,又要裝笨,笨上加笨,真的有夠笨)。

談起Nick Hornby,我不知那是才能打破心理關口,看回About a boy……同樣改編成電影,Hi-Fi是John Cusack,令你不得不看回原著。About a boy是Hugh Grant,是趕客的(叫雞不是問題,叫不漂亮的雞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於,他是屬於偶像流行樂的,我對他的問題於電影,就像我對偶像流行樂的問題之於音樂,不清楚的可以找有點有關他的資料看看)。

唉,你說我不是正自我投射進Hi-Fi裡面嗎?

No comments:

Copyright 林記 ever and forever

Feel free to distribute with the following copyright message attached:

Writtien by YH Lam. Original Posted at www.yickhong.blogspot.com

wibiya wid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