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1, 2008
Andy Warhol大預言系列 之 二:Killer Queen Bass Cover
接近每一次跟別人說,我在自學Bass的時候,反應不外乎兩個,一:啞口無言,因為不知甚麼是Bass;二:「點解會揀Bass既?」
說實話,低音結他,亦即是Bass的形像低下,也不是今天才如是。Bass是一種很年青的樂器,不用木結他,在電結他早已闖出名堂後(三十年代),陪電結他而生的低音結他跟本沒有人理會,因為那低音部嘛,不花俏,俏俏不突出其實也不見得有問題,因此繼續用Double Bass(低音大提琴)便可以了。那搶眼的工作只有電結他。低音結他的出頭日要等到五十年代,被Fender的P Bass成為流行樂器,低他結他才開始成為一種較流行的玩意。
但這不等如說低音結他出頭了。事實上,Pete Townshend說,在搖滾樂中,那個年頭去玩低音結他的人,都是因為結他彈得不好,被走去彈低音結他,替自己在樂團中找一個可以站著位置。
先談一下低音部。在搖滾樂中傳統的power trio陣容中,低音部由鼓與低音結他組成。低音結他的主要工作是與鼓合作提供節奏,而同時把節奏跟旋律融合。因為低音結他很多時都隱藏在最搶眼的節奏樂器鼓、以及最搶眼的主樂器結他的背後。
大家都不理的,那就彈甚麼都可以,最基本的都可以。
John Deacon的特點是他會在短短的一個音節內用上很多音符,我自己感覺上因為Brian May本身係一個好旋律性的結他手,佢最搶耳既始終係solo,返而好少做好多搶耳既riff,令John Deacon其實有好多位置可以填d主旋律riff。(不過呢首Killer Queen冇)
其實彈得幾差下。
低音結他的故事,待續。
Sunday, December 14, 2008
地球停轉日
非常有趣地,這一套電影我只是在快上映時在地鐵的電影廣告內看到,而即時產生興趣。
本人對科學/奇幻/神怪主題以及弦大特炫的視覺效果有著特殊偏好,所以極可能有偏頗,不喜勿閱。
總之,這一套電影劣評如潮,但在下認為倒沒有說得那麼差。作為娛樂消閑片大家可能認為有點沉悶,但我認為僅此而已,它是屬於娛樂消閑片中失誤頗多而水準平平的一部,未至於要離場吧?50分合格,這電影我會給它40分吧……
先不要問地球為何沒有停轉,事實舊作那一部經典裡地球也沒有停轉。
娛樂消閑片往往都有一個潛主題,例如在侏羅紀公園,在逃出恐龍公園的背後是要講「生命自有其法,不受人的智能科技管束」;明日之後更是擺明大罵人類是仆街磡家鏟遲早整死自己。要留意主題都是淺白的,是電影告訢你的。
而在地球停轉日裡,劇本卻太大想頭,它想在一套娛樂消閑電影中探討人性,劇本一下子便失控了,它努力地在原作的主線裡轉出各種合付2008年世界觀的改動,一方面又希望鑽出大家對人性的體會。
在娛樂元素與認真探討的失衡中,電影變得眼高手低。電影指出,人是破壞性的,人唔見棺材唔留眼淚,但人性同時有美好的另一面。
人是破壞性的,我們都看到,這是推動著電影前進的重要一環,人們試圖用武力消滅一切危機。但其他,我們在劇本中找不到深刻的描寫。我是人類,在旅途中所見的一切都說服不了我人類有美好的一面,人類之後會學會改變,那到底又如何說服一個理性的外星人?教授說不要動之以理,要動之以情,因為道理上來說,人類的確應該仆街磡家鏟,那是沒有足夠理據去說服外星人的,但看起來,這外星人比我有感情得要多很多了。
電影在多場戲都欲言又止,試圖留下一個「讓觀眾自己想」的尾巴,去想想人類的美好一面。那是不適合出面在娛樂電影的,除了使電影變得妞妮,也留下大眾一個話柄。娛樂電影第一教條:觀眾都是愚蠢的。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第一,它是翻拍同名電影。第二,原版的Stood Still也是停電,地球的一切不在運作。第三,Stool Still是指不動、停止,沒有明確地說停轉,雖然這裡明顯有一個語關雙關(double entendre)。第四,The Earth可指地球上的,可作虛詞用,就像「中國停電了」,國家在這裡都是虛詞,停電的其實是發電廠。
娛樂電影第一教條:觀眾都是愚蠢的,任何考小聰明的花樣都要禁止。
這一套電影,徹頭徹尾都存在著計算失誤。不過,本人挺喜歡看的,我喜歡那些太空船,也喜歡機械人,也喜歡那些機械蟲。題外話,那些機械蟲,令我想起一套很舊的奇幻電影,有一隻會飛的白色會說話的龍,那個世界正被虛無侵襲,那四處吞噬世界的虛無,很像這些機械蟲。
本人對科學/奇幻/神怪主題以及弦大特炫的視覺效果有著特殊偏好,所以極可能有偏頗,不喜勿閱。
總之,這一套電影劣評如潮,但在下認為倒沒有說得那麼差。作為娛樂消閑片大家可能認為有點沉悶,但我認為僅此而已,它是屬於娛樂消閑片中失誤頗多而水準平平的一部,未至於要離場吧?50分合格,這電影我會給它40分吧……
先不要問地球為何沒有停轉,事實舊作那一部經典裡地球也沒有停轉。
娛樂消閑片往往都有一個潛主題,例如在侏羅紀公園,在逃出恐龍公園的背後是要講「生命自有其法,不受人的智能科技管束」;明日之後更是擺明大罵人類是仆街磡家鏟遲早整死自己。要留意主題都是淺白的,是電影告訢你的。
而在地球停轉日裡,劇本卻太大想頭,它想在一套娛樂消閑電影中探討人性,劇本一下子便失控了,它努力地在原作的主線裡轉出各種合付2008年世界觀的改動,一方面又希望鑽出大家對人性的體會。
在娛樂元素與認真探討的失衡中,電影變得眼高手低。電影指出,人是破壞性的,人唔見棺材唔留眼淚,但人性同時有美好的另一面。
人是破壞性的,我們都看到,這是推動著電影前進的重要一環,人們試圖用武力消滅一切危機。但其他,我們在劇本中找不到深刻的描寫。我是人類,在旅途中所見的一切都說服不了我人類有美好的一面,人類之後會學會改變,那到底又如何說服一個理性的外星人?教授說不要動之以理,要動之以情,因為道理上來說,人類的確應該仆街磡家鏟,那是沒有足夠理據去說服外星人的,但看起來,這外星人比我有感情得要多很多了。
電影在多場戲都欲言又止,試圖留下一個「讓觀眾自己想」的尾巴,去想想人類的美好一面。那是不適合出面在娛樂電影的,除了使電影變得妞妮,也留下大眾一個話柄。娛樂電影第一教條:觀眾都是愚蠢的。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第一,它是翻拍同名電影。第二,原版的Stood Still也是停電,地球的一切不在運作。第三,Stool Still是指不動、停止,沒有明確地說停轉,雖然這裡明顯有一個語關雙關(double entendre)。第四,The Earth可指地球上的,可作虛詞用,就像「中國停電了」,國家在這裡都是虛詞,停電的其實是發電廠。
娛樂電影第一教條:觀眾都是愚蠢的,任何考小聰明的花樣都要禁止。
這一套電影,徹頭徹尾都存在著計算失誤。不過,本人挺喜歡看的,我喜歡那些太空船,也喜歡機械人,也喜歡那些機械蟲。題外話,那些機械蟲,令我想起一套很舊的奇幻電影,有一隻會飛的白色會說話的龍,那個世界正被虛無侵襲,那四處吞噬世界的虛無,很像這些機械蟲。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囍帖街
有感情就會一生一世嗎
又再婉惜有用嗎
記得鄭大班說過一句:「政治是講感覺的」。事實上,大部份人都是只講感覺,很多時對事物的判斷都不會有一個擁有穩固的論據立足點。當然,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這是不恰當的。但談到音樂的話,即使再講求音樂理論的人,也會有只憑感覺的時候。
我很喜歡這一首囍帖街,也是從感覺出發。
每逢談到本地流行樂,基本上,一般「樂迷」都是在大談歌手的唱功,誰比較唱得,誰的現場比較好,誰的音色比較美,焦點都是放在歌手之上。而旋律本來就是很難解釋的一個元素,甚至連下定義都比較難,就更徨論把旋律的好壞作一個客觀的評論。(某情度上是可以的,但這個比較只適合於個人,這就等於有人喜歡吃鮑魚討厭漢堡包,有人卻說寧願吃漢堡包都不吃鮑魚,你可比較口感、味道、營養,但誰好吃一點則只是一種個人感受,客觀得一定情度後,最下的天秤永遠都是主觀的)很多人都是,我喜歡的歌旋律就是好吧?
我不想講我對謝安琪的感覺……你要迫我我當然也可講,但我只是不喜歡而已。但另一方面,除了歌手以外,也的確無甚可講,編曲亦明顯只是要突出主旋律而已,其他一切都只是伴奏,齊整而配合氣氛,就是一切功用。
除了歌手、旋律及歌詞,好像沒看過有人談過別的元素了。而事實這一首囍帖街,亦沒有其他突出的地方可談。對,這談不上是我的典型口味。
但,音樂,也都是講感覺的。可能是因為個人情感,也可能是因為歌曲喚起你的某一片記憶,總之它觸動了你心裡的某一個癢處就是了。感覺對了,音樂就不再去談是否「出色」、「勁」、「正」。作品無力的歌詞時而漂亮時而淺白,有人喜歡把這歌詞跟利東街甚至政治拉上關係。說實話,即使詞人心裡有著這一個完全隱蔽的隱喻,我亦不太喜歡把歌詞作這一種惺惺作態、東拉西扯的文字獄式解法。只把詞看成一遍憑弔已經只存在在記憶中的情感,那要誠懇感人多很多了。
感覺,我明天會去買下謝安琪的這一張唱片。單是囍帖街這一份感動,就值得我唱少一次K而買下這一張唱片了。對了,又有多少聲稱自己喜歡「聽」謝安琪的「樂迷」買了這一張唱片呢?
又再婉惜有用嗎
記得鄭大班說過一句:「政治是講感覺的」。事實上,大部份人都是只講感覺,很多時對事物的判斷都不會有一個擁有穩固的論據立足點。當然,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這是不恰當的。但談到音樂的話,即使再講求音樂理論的人,也會有只憑感覺的時候。
我很喜歡這一首囍帖街,也是從感覺出發。
每逢談到本地流行樂,基本上,一般「樂迷」都是在大談歌手的唱功,誰比較唱得,誰的現場比較好,誰的音色比較美,焦點都是放在歌手之上。而旋律本來就是很難解釋的一個元素,甚至連下定義都比較難,就更徨論把旋律的好壞作一個客觀的評論。(某情度上是可以的,但這個比較只適合於個人,這就等於有人喜歡吃鮑魚討厭漢堡包,有人卻說寧願吃漢堡包都不吃鮑魚,你可比較口感、味道、營養,但誰好吃一點則只是一種個人感受,客觀得一定情度後,最下的天秤永遠都是主觀的)很多人都是,我喜歡的歌旋律就是好吧?
我不想講我對謝安琪的感覺……你要迫我我當然也可講,但我只是不喜歡而已。但另一方面,除了歌手以外,也的確無甚可講,編曲亦明顯只是要突出主旋律而已,其他一切都只是伴奏,齊整而配合氣氛,就是一切功用。
除了歌手、旋律及歌詞,好像沒看過有人談過別的元素了。而事實這一首囍帖街,亦沒有其他突出的地方可談。對,這談不上是我的典型口味。
但,音樂,也都是講感覺的。可能是因為個人情感,也可能是因為歌曲喚起你的某一片記憶,總之它觸動了你心裡的某一個癢處就是了。感覺對了,音樂就不再去談是否「出色」、「勁」、「正」。作品無力的歌詞時而漂亮時而淺白,有人喜歡把這歌詞跟利東街甚至政治拉上關係。說實話,即使詞人心裡有著這一個完全隱蔽的隱喻,我亦不太喜歡把歌詞作這一種惺惺作態、東拉西扯的文字獄式解法。只把詞看成一遍憑弔已經只存在在記憶中的情感,那要誠懇感人多很多了。
感覺,我明天會去買下謝安琪的這一張唱片。單是囍帖街這一份感動,就值得我唱少一次K而買下這一張唱片了。對了,又有多少聲稱自己喜歡「聽」謝安琪的「樂迷」買了這一張唱片呢?
Sunday, November 23, 2008
Andy Warhol大預言系列 之 一:Hotel California Bass Cover
好,為可Hotel California Bass Cover的影片會被稱為Andy Warhol大預言系列?不知多少人認識Andy Warhol這一位最著名的普普藝術大師以及世上其中一名賺錢最多的死人,或許一般人對他的作品如「甘寶忌廉湯」、「夢露」、「毛澤東」以至「地下天鵝絨香蕉」更有印象。即使早兩星期在某免費報紙的頭版有他的名字,大家都未必搞得清到底誰是Andy Warhol,更不用說Warhol跟Hotel California有何關係。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Andy Warhol,Catalogue of an exhibition of his art in Stockholm, Sweden (1968)
這是Warhol最有名的一句Quotation,互聯網加上Youtube,Warhol這一句被人借用的比率大幅上昇了不知多少。作為地下天鵝絨和妮可唱片的愛好者,本人蕭規曹隨地用這作為引子,也相信是順理成章吧。而把這個系列,稱為Andy Warhol大預言,總比叫做「自戀無限Touch」來得好。
而這個系列之所以會出現,全因短成把自彈自唱的片放在他的Blog裡,本人便跟起風來。工具是Laptop、webcam、webcam錄影程式,bass一枝加bass amp一舊,慳皮,但卻可大大增進本人練習的慾望。
還有,本人穿的是Oasis新唱片Dig out your soul的贈品Tee。
這一段Cover,是本人重錄了三、四次後的成品。除了不時不少節奏沒抓好,3:15更有一個大錯。但本人認為這些錯誤都不比本人最看和富大埔比賽後弄亂了的頭髮以及自出娘胎以後便掛在腦袋前的臉孔來得糟糕……幹嘛?連臉都露出來了,還有更糟的東西我要去介意嗎?
其實這一首歌的Bassline比看起來要容易很多,看人彈或看譜,很容易令人覺得這是一首中階的Bass,事實要運用的技巧不多。我彈熟了的這個version的作品有一個雙音(雖然雙音的手指本人已經熟了,但這段錄音時彈得比較差,應沒有太多人聽得出那粒是雙音喇……),其他version都沒有,除此以外,除了mute note要練一練以外,沒有像我這種學了未夠兩年、一個星期平均才彈6-7小時練不來的技巧。加上progression重覆而每一段都只有小小微妙的變化,是很好彈的一首。
而古基很多說話,明明多數人都擦一擦本人皮鞋說這很型,古基卻說本人很不自然,嘴巴常常緊閉等等……而雪姑則說本人像嬲了全村人。喂,我不嬲都係樣衰兼臭臉的,對不起。
"You can check out any 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Wednesday, November 12, 2008
Tuesday, October 14, 2008
休閒消費的一天
第一站:尖咀HMV
主要目標係Bruce Springsteen,但唔知點解好多碟都只有日版,甚至乎連Born In The USA都係,但又唔見我最想買既The River,而The Who既大碟價亦鐵價不二,Deluxe Version動輙二百開外,一時間就咁俾佢打沉,連見到Boss既Live In Barcelona,一般正價都唔想買了……
但臨走俾我見到呢一本書,呢d少見既珍品當然買之而後快。
原價要9.99磅,阿馬遜既特價都要6.xx磅,係尖咀既HMV只需要港幣$65($100 for 2),真係相當實惠。
第二站:尖咀通利
自己一個人行大半日,其實真係冇乜機會講野。但本人其實一直都係一個好有禮貌既人(!)。我向來俾錢果陣,俾EPS我唔會淨係遞咭的,一定係「唔該用EPS」,正如用信用卡我一定會話「用credit card」(係囉,當解要係英文呢下?)。而俾完錢做最後交通我一定會笑笑口講句「唔該」的,就算係朝早返工人人都黑口黑面咁去買早餐時,我都會用力擠一個微笑出黎講「唔該」的。
今日除左呢d例牌野。我第一句特別既說話係「唔該我想試結他」。試左一枝$6k既J Bass,起初想試佢因見佢條neck比較幼,但彈落手感卻唔好,neck雖幼但又好厚,似枝木棍咁……之後試左一枝Warwick既高價P Bass,但就係唔順手。之後又隨便拎左支5弦既,感覺上又冇上次咁覺得太闊,我覺彈得多10度令到我右手冇咁受個fletboard既闊度影響呀下,但今日我感覺到,我其實真係短期內都冇需要咁多弦的……最後試既係一支over 8k既yamaha,P Bass喎,其實唔知點解喎,本人好似鍾意P Bass既聲多少少,我幾鍾意呢支yamaha呀下……
正係我企起身將支yamaha放回原位時,有一位鬼仔拎起一支warwick同佢朋友講,「I have always wanted to this..blah blah blah...they call it Dark Lord......this is xx, xx, xx, and F#!woo!」之後佢見我行開左,就埋左去個amp,我拎轉身時就問我佢可唔可用個amp,其實呢,我未玩夠架,不過我呢d中國人黎架咪,緊係要自卑下怕下鬼佬啦,咪話「sure!but you have to return the jack to the counter after you finished」……
搵返個spec黎睇,一般4 string Bass既standard tunning係E A D G,當然你係可以tune既,但條線同個tuning peg其實本身都應該有一個穩定性既極限,另起一個問題就係個pickup,未必個個都可以收到去果一個range的。而呢一支Warwick Dark Lord本身係俾你tune做F# B E A,低左兩條線,而佢亦有為呢條F#而設既pickup同埋特粗既String(.175")……好似幾過癮呀下。
不過,我呢d咁既水平,玩住自己支1.9k先啦……
本身想買MC暫時完整既full band score,但去到唔見哂,咁唔買了,新碟又就黎出,等佢解散/活動休止(啋)先買啦下。
第三站:又一城Page One
其睇你見我先去HMV,之後先去通利,都知我冇乜心係尖沙咀行啦……收獲又唔好,最後咪又去返又一城……買左本教唱歌既,其實我都冇乜心機練唱歌的,但我又好想睇下佢講乜。大家都知,我好多野都係知理論但冇技巧的。冇架,睇下囉,練就冇時間同埋懶架喇……另外亦買返馮奇的足球旅程呀下。佢個Master係一年既,又幾好喎你唔好話。
第四站:又一城HK Record
行得去邊丫,黎黎去去咪又係果幾樹。但出其不意,我發現佢又跟HMV入band tee黎賣喎,但口味又真係好鬼唔大眾化,大部份都係Metallica或者Iron Maiden,淨係照顧d Metal友。不過唔怕,佢仲有一款HMV冇既Led Zeppelin,我當然唔放過啦下。
另外,Oasis新碟試聽,好有趣,我聽左頭幾隻既Intro,好有信心呢一隊唔再係當年新鮮及充滿膚淺美既Oasis,但又唔覺得會係令人失望既Oasis,甚至比起我去過live但未聽過碟既Don't Believe The Truth更令我期待。講真,Don't Believe The Truth據聞係Oasis回勇之作,但我聽過兩首,Lyla可以話係垃圾,果一種爛掉了的味道令我想起Bon Jovi而家既唔多Rock既Rock Ballad,搖不起。而Crying the heart out就係當年外表但氣息早已老了的Oasis。
明天,Dig Out "My" Soul。(當然,我冇慳果$2x蚊,要埋件Tee啦)
主要目標係Bruce Springsteen,但唔知點解好多碟都只有日版,甚至乎連Born In The USA都係,但又唔見我最想買既The River,而The Who既大碟價亦鐵價不二,Deluxe Version動輙二百開外,一時間就咁俾佢打沉,連見到Boss既Live In Barcelona,一般正價都唔想買了……
但臨走俾我見到呢一本書,呢d少見既珍品當然買之而後快。
原價要9.99磅,阿馬遜既特價都要6.xx磅,係尖咀既HMV只需要港幣$65($100 for 2),真係相當實惠。
第二站:尖咀通利
自己一個人行大半日,其實真係冇乜機會講野。但本人其實一直都係一個好有禮貌既人(!)。我向來俾錢果陣,俾EPS我唔會淨係遞咭的,一定係「唔該用EPS」,正如用信用卡我一定會話「用credit card」(係囉,當解要係英文呢下?)。而俾完錢做最後交通我一定會笑笑口講句「唔該」的,就算係朝早返工人人都黑口黑面咁去買早餐時,我都會用力擠一個微笑出黎講「唔該」的。
今日除左呢d例牌野。我第一句特別既說話係「唔該我想試結他」。試左一枝$6k既J Bass,起初想試佢因見佢條neck比較幼,但彈落手感卻唔好,neck雖幼但又好厚,似枝木棍咁……之後試左一枝Warwick既高價P Bass,但就係唔順手。之後又隨便拎左支5弦既,感覺上又冇上次咁覺得太闊,我覺彈得多10度令到我右手冇咁受個fletboard既闊度影響呀下,但今日我感覺到,我其實真係短期內都冇需要咁多弦的……最後試既係一支over 8k既yamaha,P Bass喎,其實唔知點解喎,本人好似鍾意P Bass既聲多少少,我幾鍾意呢支yamaha呀下……
正係我企起身將支yamaha放回原位時,有一位鬼仔拎起一支warwick同佢朋友講,「I have always wanted to this..blah blah blah...they call it Dark Lord......this is xx, xx, xx, and F#!woo!」之後佢見我行開左,就埋左去個amp,我拎轉身時就問我佢可唔可用個amp,其實呢,我未玩夠架,不過我呢d中國人黎架咪,緊係要自卑下怕下鬼佬啦,咪話「sure!but you have to return the jack to the counter after you finished」……
搵返個spec黎睇,一般4 string Bass既standard tunning係E A D G,當然你係可以tune既,但條線同個tuning peg其實本身都應該有一個穩定性既極限,另起一個問題就係個pickup,未必個個都可以收到去果一個range的。而呢一支Warwick Dark Lord本身係俾你tune做F# B E A,低左兩條線,而佢亦有為呢條F#而設既pickup同埋特粗既String(.175")……好似幾過癮呀下。
不過,我呢d咁既水平,玩住自己支1.9k先啦……
本身想買MC暫時完整既full band score,但去到唔見哂,咁唔買了,新碟又就黎出,等佢解散/活動休止(啋)先買啦下。
第三站:又一城Page One
其睇你見我先去HMV,之後先去通利,都知我冇乜心係尖沙咀行啦……收獲又唔好,最後咪又去返又一城……買左本教唱歌既,其實我都冇乜心機練唱歌的,但我又好想睇下佢講乜。大家都知,我好多野都係知理論但冇技巧的。冇架,睇下囉,練就冇時間同埋懶架喇……另外亦買返馮奇的足球旅程呀下。佢個Master係一年既,又幾好喎你唔好話。
第四站:又一城HK Record
行得去邊丫,黎黎去去咪又係果幾樹。但出其不意,我發現佢又跟HMV入band tee黎賣喎,但口味又真係好鬼唔大眾化,大部份都係Metallica或者Iron Maiden,淨係照顧d Metal友。不過唔怕,佢仲有一款HMV冇既Led Zeppelin,我當然唔放過啦下。
另外,Oasis新碟試聽,好有趣,我聽左頭幾隻既Intro,好有信心呢一隊唔再係當年新鮮及充滿膚淺美既Oasis,但又唔覺得會係令人失望既Oasis,甚至比起我去過live但未聽過碟既Don't Believe The Truth更令我期待。講真,Don't Believe The Truth據聞係Oasis回勇之作,但我聽過兩首,Lyla可以話係垃圾,果一種爛掉了的味道令我想起Bon Jovi而家既唔多Rock既Rock Ballad,搖不起。而Crying the heart out就係當年外表但氣息早已老了的Oasis。
明天,Dig Out "My" Soul。(當然,我冇慳果$2x蚊,要埋件Tee啦)
Tuesday, October 07, 2008
Bowie and The Boss
說一句真心話,以往我一直談不上對Bruce Springsteen有甚麼出乎對搖滾老手尊重以外的感覺。我知道The Boss不少豐功偉績。我知道著名搖滾樂評John Landau約翰.藍登在1974年說過,「I saw rock and roll's future, and its name is Bruce Springsteen」,然後一直也可說成是默默無聞的The Boss就發了一片驚世的大碟Born To Run。
當時我的The Boss Collection只有Born To Run及Thunder Road這兩首歌。我愛死了Born To Run,隨著我我腦海中的搖滾樂收藏越來越,現在我已再不能每一首我認識的歌都可跟著邊播邊唱,我不是那種Cult Following,音樂對我來說是一種提供激動及啟迪思考的嗜好,不是用來表現自己瘋狂一表的工具。
但,這首Born To Run,我怎樣懶散,始終都慢慢地都整首放進腦內,縱使歌詞的用字很多,很少重覆的字眼。
然而,說實話,我曾經感到非常納悶,到底這個在七十年代中成名,卻沒有踏上迷幻(而且異常乾淨,從他的音樂你就感覺到BOSS的硬淨、清醒)、沒有厚重結他的重金屬、沒有五分鐘所謂藝術性的樂器獨奏、沒有暴烈的崩味,總而言之沒有在七、八十年代為搖滾樂的潮流承先啟卻回歸根源的搖滾樂手,如何爭取到這壓倒性的支持?他的音樂節奏太強烈,在香港知名道不高,但你的確要明白,The Boss在外國,地位及知名度不會比任何一個被推上了神檯的搖滾樂手為低。他的樂迷群中不乏你跟我都認識的人,如Nick Hornby或村上春樹,還有政界的貝利雅、奧巴馬……唔,請忘記列根。
甚至有一刻,本來早已對那些音樂類別詞彙感到了厭倦的我,更異常地不喜歡這所謂的Heartland Rock。「這太多餘了吧,那壓根兒是為了推銷The Boss而作的詞彙,跟本是多餘的。」縱使只是播放mp3,我經常也按捺不住要跟Boss一起高呼。(2002 Barcelon Live version實在精彩得可怕,那不單是說The Boss及E Street Band的演出,而是Born to run能引發出的觀眾投入度,天,這就是搖滾樂)
一首Backstreets,我投降了。對不起,The Boss,我是罪人,請搖滾之神原諒小人。說真的,我也找不著我應如何去評論或稱讚這一首Backstreets,總之,在The Boss一次又一次尖叫吶喊出「Hiding on the backstreets」,我聽到了靈魂在奔馳。這一連串的尖叫吶喊,同時也令我聯想起另一名以尖叫唱腔聞名的搖滾樂手,David Bowie(當然,Bowie另一個底沉唱腔也是名聞遐邇,真不愧是Bowie)。
在Bowie對搖滾樂最具影響力的大碟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裡(這唱片名永遠都需要用全寫寫一次,才能顯出筆者的魄力)的第一首名作Five Years,Bowie在最後一段不停吶喊「Five Years」,同樣是歇斯底里,同樣聽到靈魂在燃燒。
這很有趣。前文說了我不喜歡Heartland Rock這字眼,但當我聽到了Backstreets,聽完了整片Born To Run,我就認為Heartland Rock是一個太好的字眼,那點出了The Boss音樂中最重要的情感元素,那內心跟生活之地的連繫,那把生命如何與生活連成一連的掙扎都從歌中表達了出來。或許,以後我要挑戰的不是Heartland Rock這一個詞彙,而是要挑戰有誰能夠跟The Boss平起平坐去分享Heartland Rock這一個搖滾類別。總之,The Boss的音樂,是與平凡人連成一線,跟我們是如何容易地找到共鳴,而Backstreets這一首歌,縱使故事未必盡然相同,但那種被背叛繼而憤怒、心碎、吶喊,我們這等平凡大眾,能沒有共鳴嗎?
但Five Years的故事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地球在五年後毀滅,對,我們都理解到人地都應該會因難以接受而開始狂亂。但要我們切身而感受,恐怕不易。對,即使地球會在2013年毀滅,即使各偉大的政府居然決定提早五年告訴我們這群愚蠢的人們,但你沒有面對過這種事,你敢保証你的反應是如何嗎?
如果Bruce Springsteen是一個跟平凡人無異的搖滾樂手,Bowie就是一個與大部分人不一樣的搖滾樂手。The Boss在新澤西的一個像死城一樣的小鎮出生,Bruce Springsteen就是他的真名,他跟鎮上所有的孩子一樣長大,過著一樣的生活,直至他開始認真地追求他的搖滾夢,才擺脫了一個小鎮男孩的宿命 — 早婚、每天生產、照顧家庭、然後平凡地離世。成為搖滾樂手,他卻不是大眾眼中那過著醉生夢死離經叛道的搖滾樂手。他喜歡獨處,他不服藥,他其貌不揚。
David Jones才十五歲就因跟畢生好友George Underwood因爭女打架,被打壞了一隻眼,那隻眼失去了辨色能力,而曈孔亦不懂得收縮。他在正式成為樂手前,組成過默劇團,亦曾經組成過實驗性的藝術團體。他的藝名來自阿拉莫戰役的將令Jim Bowie及其尖刀Bowie Knife,以避免自己被人跟The Monkees的Davy Jones混淆。他嗑藥,他抽可卡因抽得挺兇的,他穿一身華麗的衣服,他魅力四射。
總而言之,The Boss就像我們平凡大眾,Bowie卻恍若天外向客,最有趣的是,兩人的風格都深受Bob Dylan影響(當然,在ziggy stardust年代Bowie濃厚的dylan色彩已經褪去不了)。如果說Boss才是代表我們的真實,Bowie的巨星級及戲劇感十足的吶喊與我等無尤,那在我來說也是難以說得通的。Bowie的濃妝艷抹、乖戾的舞台風格,不正正最真實地反映著「我地年輕人」(學三十出頭的陳克勤的講法)最膚淺最無理但又最直接離經叛道?可況,雖然甜美,那音樂的內涵可不輸與The Boss,我從不認為內涵與可親是相違背的。但,當然,The Boss那種直接而又奔放、來自心底的情感,正正是搖滾樂的根源,搖滾樂的美麗之處。
比較早期的Bowie,Five Years,1972年的Top of the pops。Lou Reed說Bowie最令人忽略的地方是他的旋律感,他可把一些人們連學唱都有困難的旋律輕易地唱出來。而在這看到,Bowie更可怕的地方是他實在很擅長扮演,任可九唔搭八或情不搭景的歌,他都可致身其中一般表達出來。
比較近期的The Boss,Backstreets,2000年在紐約麥迪遜公園的演出。這一首不如Hungry Heart或Thunder Road般適合大合唱,也不如Born To Run那種低下層的頌歌一般一起玩,但相比起David Bowie一首在唱片中同樣以Phil Spector式的音牆去編曲的"Heroes"經常在live時被脫去了那最入入勝的寬厚質感,多謝E Street Band的合作無間,Boss的live很少在這方面有所缺失(雖然我還是認為錄音室版本更有火氣)。
當時我的The Boss Collection只有Born To Run及Thunder Road這兩首歌。我愛死了Born To Run,隨著我我腦海中的搖滾樂收藏越來越,現在我已再不能每一首我認識的歌都可跟著邊播邊唱,我不是那種Cult Following,音樂對我來說是一種提供激動及啟迪思考的嗜好,不是用來表現自己瘋狂一表的工具。
但,這首Born To Run,我怎樣懶散,始終都慢慢地都整首放進腦內,縱使歌詞的用字很多,很少重覆的字眼。
然而,說實話,我曾經感到非常納悶,到底這個在七十年代中成名,卻沒有踏上迷幻(而且異常乾淨,從他的音樂你就感覺到BOSS的硬淨、清醒)、沒有厚重結他的重金屬、沒有五分鐘所謂藝術性的樂器獨奏、沒有暴烈的崩味,總而言之沒有在七、八十年代為搖滾樂的潮流承先啟卻回歸根源的搖滾樂手,如何爭取到這壓倒性的支持?他的音樂節奏太強烈,在香港知名道不高,但你的確要明白,The Boss在外國,地位及知名度不會比任何一個被推上了神檯的搖滾樂手為低。他的樂迷群中不乏你跟我都認識的人,如Nick Hornby或村上春樹,還有政界的貝利雅、奧巴馬……唔,請忘記列根。
甚至有一刻,本來早已對那些音樂類別詞彙感到了厭倦的我,更異常地不喜歡這所謂的Heartland Rock。「這太多餘了吧,那壓根兒是為了推銷The Boss而作的詞彙,跟本是多餘的。」縱使只是播放mp3,我經常也按捺不住要跟Boss一起高呼。(2002 Barcelon Live version實在精彩得可怕,那不單是說The Boss及E Street Band的演出,而是Born to run能引發出的觀眾投入度,天,這就是搖滾樂)
一首Backstreets,我投降了。對不起,The Boss,我是罪人,請搖滾之神原諒小人。說真的,我也找不著我應如何去評論或稱讚這一首Backstreets,總之,在The Boss一次又一次尖叫吶喊出「Hiding on the backstreets」,我聽到了靈魂在奔馳。這一連串的尖叫吶喊,同時也令我聯想起另一名以尖叫唱腔聞名的搖滾樂手,David Bowie(當然,Bowie另一個底沉唱腔也是名聞遐邇,真不愧是Bowie)。
在Bowie對搖滾樂最具影響力的大碟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裡(這唱片名永遠都需要用全寫寫一次,才能顯出筆者的魄力)的第一首名作Five Years,Bowie在最後一段不停吶喊「Five Years」,同樣是歇斯底里,同樣聽到靈魂在燃燒。
這很有趣。前文說了我不喜歡Heartland Rock這字眼,但當我聽到了Backstreets,聽完了整片Born To Run,我就認為Heartland Rock是一個太好的字眼,那點出了The Boss音樂中最重要的情感元素,那內心跟生活之地的連繫,那把生命如何與生活連成一連的掙扎都從歌中表達了出來。或許,以後我要挑戰的不是Heartland Rock這一個詞彙,而是要挑戰有誰能夠跟The Boss平起平坐去分享Heartland Rock這一個搖滾類別。總之,The Boss的音樂,是與平凡人連成一線,跟我們是如何容易地找到共鳴,而Backstreets這一首歌,縱使故事未必盡然相同,但那種被背叛繼而憤怒、心碎、吶喊,我們這等平凡大眾,能沒有共鳴嗎?
但Five Years的故事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地球在五年後毀滅,對,我們都理解到人地都應該會因難以接受而開始狂亂。但要我們切身而感受,恐怕不易。對,即使地球會在2013年毀滅,即使各偉大的政府居然決定提早五年告訴我們這群愚蠢的人們,但你沒有面對過這種事,你敢保証你的反應是如何嗎?
如果Bruce Springsteen是一個跟平凡人無異的搖滾樂手,Bowie就是一個與大部分人不一樣的搖滾樂手。The Boss在新澤西的一個像死城一樣的小鎮出生,Bruce Springsteen就是他的真名,他跟鎮上所有的孩子一樣長大,過著一樣的生活,直至他開始認真地追求他的搖滾夢,才擺脫了一個小鎮男孩的宿命 — 早婚、每天生產、照顧家庭、然後平凡地離世。成為搖滾樂手,他卻不是大眾眼中那過著醉生夢死離經叛道的搖滾樂手。他喜歡獨處,他不服藥,他其貌不揚。
David Jones才十五歲就因跟畢生好友George Underwood因爭女打架,被打壞了一隻眼,那隻眼失去了辨色能力,而曈孔亦不懂得收縮。他在正式成為樂手前,組成過默劇團,亦曾經組成過實驗性的藝術團體。他的藝名來自阿拉莫戰役的將令Jim Bowie及其尖刀Bowie Knife,以避免自己被人跟The Monkees的Davy Jones混淆。他嗑藥,他抽可卡因抽得挺兇的,他穿一身華麗的衣服,他魅力四射。
總而言之,The Boss就像我們平凡大眾,Bowie卻恍若天外向客,最有趣的是,兩人的風格都深受Bob Dylan影響(當然,在ziggy stardust年代Bowie濃厚的dylan色彩已經褪去不了)。如果說Boss才是代表我們的真實,Bowie的巨星級及戲劇感十足的吶喊與我等無尤,那在我來說也是難以說得通的。Bowie的濃妝艷抹、乖戾的舞台風格,不正正最真實地反映著「我地年輕人」(學三十出頭的陳克勤的講法)最膚淺最無理但又最直接離經叛道?可況,雖然甜美,那音樂的內涵可不輸與The Boss,我從不認為內涵與可親是相違背的。但,當然,The Boss那種直接而又奔放、來自心底的情感,正正是搖滾樂的根源,搖滾樂的美麗之處。
比較早期的Bowie,Five Years,1972年的Top of the pops。Lou Reed說Bowie最令人忽略的地方是他的旋律感,他可把一些人們連學唱都有困難的旋律輕易地唱出來。而在這看到,Bowie更可怕的地方是他實在很擅長扮演,任可九唔搭八或情不搭景的歌,他都可致身其中一般表達出來。
比較近期的The Boss,Backstreets,2000年在紐約麥迪遜公園的演出。這一首不如Hungry Heart或Thunder Road般適合大合唱,也不如Born To Run那種低下層的頌歌一般一起玩,但相比起David Bowie一首在唱片中同樣以Phil Spector式的音牆去編曲的"Heroes"經常在live時被脫去了那最入入勝的寬厚質感,多謝E Street Band的合作無間,Boss的live很少在這方面有所缺失(雖然我還是認為錄音室版本更有火氣)。
Friday, October 03, 2008
超巿幻想曲
本人已經很久沒有故作認真的去談一張唱片,那麼就更徨論是Mr.Children的音樂。事實上,在上一次HOME大碟的失望透頂,我已經不自覺地將自己跟Mr.Children的音樂作一點隔離,好使自己的失望不會漫延下去。
我不否認,作為一個樂迷我是一個有點過於認真的人,而這一種認真可以轉化成一種社交自殺行為。但事實上,如果你膽敢自認自己在迷戀某一種事物,你如何可以不認真去對待以達至心靈上的滿足?音樂、看足球對我來說,不單單是一種娛樂(雖然有時是喇,人都有要鬆一鬆的時候),而是一種需求的滿足。而這一種滿足,絕對不是從模拜得來,即使是愛情,感情再深也不可能要我由此顛倒事非。
Mr.Children已經發表了下一張大碟,亦即是第十五(其實是15-3)片大碟的名字—「SUPERMARKET FANTASY」。當你長期對某一種事某聚精匯神,慢慢地你就會從經驗中培養出一跟直覺不一樣的感官。直覺是「第六感」,那麼這一種從經驗累積而來的感覺,可能可算是「第五點五感」吧。它比「第六感」更接近認知,非靠向黃金聖鬥士的「第七感」。(我不太能記起聖鬥士星矢內有沒有對「第七感」作任可闡釋,但托沙加的洪福,「第八感」很多人都應該知道是指「阿賴耶識」,是一種對生死以外的感應。所以,如果你要我在「第六感」的心靈直覺而「第八感」的生死以外感覺中,找出兩者間的空檔,我認為「第七感」指的就是用精神上能夠觸碰到超脫物理限制以外的一種感應。無論對與否,這就是過於認真的人會去想的事,而這其實亦是一種創作的方法。)
「SUPERMARKET FANTASY」,真是好極了的一個名字。
這是一個沒有憑據的第五點五感所作出的推想。SUPERMARKET FANTASY,第一時間讓我想去的,是The Clash在London Calling大碟中的一首Lost in the supermarket。也是這種不著邊際的聯想,使我把這一張一曲都未聽過的唱片有頭沒腦地滲進了一點punk味。不是在音樂上,而是在精神上。
而這亦令我回想起HOME。當我回想起自己一次又一次表達出我在音樂上對HOME的不滿時,現看來實在是愚蠢之至。問題是,你要去說服一個觀賞角度跟自己沒有交疊的人,說是夏蟲語冰聽起來太自大,但那至少可以說成是雞同鴨講吧。村上春樹對JPOP有過一句評價:「包裝這麼時髦,到底來裡面還不過是『帶點節奏的歌謠曲嘛』」,HOME裡面可能不是只有『帶點節奏的歌謠曲』,但取之邏輯的話,HOME內普遍的作品都是挑動不了本人任何一條神經,儘管唱片的含意聽起來冠冕堂皇。
當然,村上老師也主動替反駁者反問:「『帶點節奏的歌謠曲』有甚麼不妥?」而他亦有回答,而這答案亦一如村上老帥的文字風格一般溫柔冷靜。如果我大膽地用我自己充斥著稜角的答案去表達同一個意思,大概就是:「對,你喜歡那些商人千篇一律的商品便隨你的便去,你可有你的品味,但我的品味令我對這些東西毫無興趣,我可沒閒工夫去這些東西作出偏見。當然,你可以用「我喜愛便可」去迴避承認所有事物的客觀優劣以保持自尊心,而不用先承認自己喜愛的是比較差的作品,然後再去闡述你喜愛的理由。」
尤此可見,個人的品味並不是單靠三言兩語可以說服。而對於自尊心高於自信心的人,你就更不能用客觀的評價去說服他們,因為只要你稍越雷池,他們便會理性盡失,只求反咬一口。想到此,我深明自己的愚蠢在於那裡。老了,人老了,再用不起年少氣盛這一籍口(雖然我的脾氣一直沒有被時間消磨去),我已經罵戰不起。而事實上,沒有人會聽你的。
那麼,就讓我放棄那愚蠢的角度,從個人思想的層面去一談。
HOME最令我失望的,正如『帶點節奏的歌謠曲』之在於音樂的失望,「技術上比較成熟的Mr.Children嘛」,全碟帶出來的感覺,我不能說當中沒有玩味或趣味,但那只在於音樂技巧層面上,但那已經不再是那一種像深海、Bolero、Discovery甚至Q中,那帶有稜角、充滿欲望的表達以及勇敢的探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非得要嘔出一條大道理的自我箐英主義。
這一個思想方向很可能是源自It's a wonderful world,從這一片從各方面都談不上成功的第十二(其實是12-3)片大碟可以聽出一個端倪。而在之後的一片至福之音,這一個完美人民精神的思想得到一個出色的詮釋,Mr.Children可能亦因此踏上了一個思想高台而走不下來,在I LOVE YOU教授大家何為之愛以後,HOME再一次按照這一條道路繼續走下來,向大家講述心靈與之間的關係以及家之所在。在第一次眉頭緊皺聽勉強聽完全碟後,那一刻我心中不禁想:「一片又一片,老師,夠了,你說完了沒有?」
在電影Almost Famous不日成名中,菲臘西摩荷夫曼扮演的著名搖滾樂評家Lester Bangs萊斯達班恩斯曾說,廣受搖滾樂迷尊崇的Jim Morrison跟本不是詩人,他只是個在裝詩人的酒鬼。萊斯達要聽的是The Guess Who,因為The Guess Who不掩飾自己是酒鬼,這使他們成為詩人。可能太刻薄,但如果說詩人是一個越想去做就越做不到的身份,我想作為一個樂迷的救贖英雄也是一樣,當你想去做這一個角色是,你就已經先把自己取消資格了,只因這一個角色跟欲望是相違背的。
我很喜歡把櫻井和壽的嗓音跟Bob Dylan相提並論,因為我認為他們都是能夠代為人們嘶喊出其情感的嗓音(還有Bruce Springsteen),那是很低層次沒有藝術性卻是對人們的精神滿足中最重要的一環。但,不代表他們用這種嗓音去唱出老氣橫秋、說教味十足、帶有自我膨漲意味的音樂時我可以有同樣的共鳴。
在「SUPERMARKET FANTASY」這一個名字裡,我卻看到一份小我,一份從小出發的意味,或許,在迷失於偉大道理之後,Mr.Children真的再一次可以演奏出令我的神經有所觸動的作品。我要的東西很簡單,可不可以再替我唱一次我的思想、我的故事,可不可以再一次孩子氣地發脾氣,我要的就只是這些。唔……還有,可不可意扭大一點田原君的結他?
當然,在我的認知裡,其實也只得這一個名字。
我不否認,作為一個樂迷我是一個有點過於認真的人,而這一種認真可以轉化成一種社交自殺行為。但事實上,如果你膽敢自認自己在迷戀某一種事物,你如何可以不認真去對待以達至心靈上的滿足?音樂、看足球對我來說,不單單是一種娛樂(雖然有時是喇,人都有要鬆一鬆的時候),而是一種需求的滿足。而這一種滿足,絕對不是從模拜得來,即使是愛情,感情再深也不可能要我由此顛倒事非。
Mr.Children已經發表了下一張大碟,亦即是第十五(其實是15-3)片大碟的名字—「SUPERMARKET FANTASY」。當你長期對某一種事某聚精匯神,慢慢地你就會從經驗中培養出一跟直覺不一樣的感官。直覺是「第六感」,那麼這一種從經驗累積而來的感覺,可能可算是「第五點五感」吧。它比「第六感」更接近認知,非靠向黃金聖鬥士的「第七感」。(我不太能記起聖鬥士星矢內有沒有對「第七感」作任可闡釋,但托沙加的洪福,「第八感」很多人都應該知道是指「阿賴耶識」,是一種對生死以外的感應。所以,如果你要我在「第六感」的心靈直覺而「第八感」的生死以外感覺中,找出兩者間的空檔,我認為「第七感」指的就是用精神上能夠觸碰到超脫物理限制以外的一種感應。無論對與否,這就是過於認真的人會去想的事,而這其實亦是一種創作的方法。)
「SUPERMARKET FANTASY」,真是好極了的一個名字。
這是一個沒有憑據的第五點五感所作出的推想。SUPERMARKET FANTASY,第一時間讓我想去的,是The Clash在London Calling大碟中的一首Lost in the supermarket。也是這種不著邊際的聯想,使我把這一張一曲都未聽過的唱片有頭沒腦地滲進了一點punk味。不是在音樂上,而是在精神上。
而這亦令我回想起HOME。當我回想起自己一次又一次表達出我在音樂上對HOME的不滿時,現看來實在是愚蠢之至。問題是,你要去說服一個觀賞角度跟自己沒有交疊的人,說是夏蟲語冰聽起來太自大,但那至少可以說成是雞同鴨講吧。村上春樹對JPOP有過一句評價:「包裝這麼時髦,到底來裡面還不過是『帶點節奏的歌謠曲嘛』」,HOME裡面可能不是只有『帶點節奏的歌謠曲』,但取之邏輯的話,HOME內普遍的作品都是挑動不了本人任何一條神經,儘管唱片的含意聽起來冠冕堂皇。
當然,村上老師也主動替反駁者反問:「『帶點節奏的歌謠曲』有甚麼不妥?」而他亦有回答,而這答案亦一如村上老帥的文字風格一般溫柔冷靜。如果我大膽地用我自己充斥著稜角的答案去表達同一個意思,大概就是:「對,你喜歡那些商人千篇一律的商品便隨你的便去,你可有你的品味,但我的品味令我對這些東西毫無興趣,我可沒閒工夫去這些東西作出偏見。當然,你可以用「我喜愛便可」去迴避承認所有事物的客觀優劣以保持自尊心,而不用先承認自己喜愛的是比較差的作品,然後再去闡述你喜愛的理由。」
尤此可見,個人的品味並不是單靠三言兩語可以說服。而對於自尊心高於自信心的人,你就更不能用客觀的評價去說服他們,因為只要你稍越雷池,他們便會理性盡失,只求反咬一口。想到此,我深明自己的愚蠢在於那裡。老了,人老了,再用不起年少氣盛這一籍口(雖然我的脾氣一直沒有被時間消磨去),我已經罵戰不起。而事實上,沒有人會聽你的。
那麼,就讓我放棄那愚蠢的角度,從個人思想的層面去一談。
HOME最令我失望的,正如『帶點節奏的歌謠曲』之在於音樂的失望,「技術上比較成熟的Mr.Children嘛」,全碟帶出來的感覺,我不能說當中沒有玩味或趣味,但那只在於音樂技巧層面上,但那已經不再是那一種像深海、Bolero、Discovery甚至Q中,那帶有稜角、充滿欲望的表達以及勇敢的探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非得要嘔出一條大道理的自我箐英主義。
這一個思想方向很可能是源自It's a wonderful world,從這一片從各方面都談不上成功的第十二(其實是12-3)片大碟可以聽出一個端倪。而在之後的一片至福之音,這一個完美人民精神的思想得到一個出色的詮釋,Mr.Children可能亦因此踏上了一個思想高台而走不下來,在I LOVE YOU教授大家何為之愛以後,HOME再一次按照這一條道路繼續走下來,向大家講述心靈與之間的關係以及家之所在。在第一次眉頭緊皺聽勉強聽完全碟後,那一刻我心中不禁想:「一片又一片,老師,夠了,你說完了沒有?」
在電影Almost Famous不日成名中,菲臘西摩荷夫曼扮演的著名搖滾樂評家Lester Bangs萊斯達班恩斯曾說,廣受搖滾樂迷尊崇的Jim Morrison跟本不是詩人,他只是個在裝詩人的酒鬼。萊斯達要聽的是The Guess Who,因為The Guess Who不掩飾自己是酒鬼,這使他們成為詩人。可能太刻薄,但如果說詩人是一個越想去做就越做不到的身份,我想作為一個樂迷的救贖英雄也是一樣,當你想去做這一個角色是,你就已經先把自己取消資格了,只因這一個角色跟欲望是相違背的。
我很喜歡把櫻井和壽的嗓音跟Bob Dylan相提並論,因為我認為他們都是能夠代為人們嘶喊出其情感的嗓音(還有Bruce Springsteen),那是很低層次沒有藝術性卻是對人們的精神滿足中最重要的一環。但,不代表他們用這種嗓音去唱出老氣橫秋、說教味十足、帶有自我膨漲意味的音樂時我可以有同樣的共鳴。
在「SUPERMARKET FANTASY」這一個名字裡,我卻看到一份小我,一份從小出發的意味,或許,在迷失於偉大道理之後,Mr.Children真的再一次可以演奏出令我的神經有所觸動的作品。我要的東西很簡單,可不可以再替我唱一次我的思想、我的故事,可不可以再一次孩子氣地發脾氣,我要的就只是這些。唔……還有,可不可意扭大一點田原君的結他?
當然,在我的認知裡,其實也只得這一個名字。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08
冇人緣乞人憎黎講
邊個話我人緣好受歡迎,我第一次俾人tag,仲要十年後先發現。
多謝塵+2點左我
1) 現在最討厭是什麼?
最近呢一排沒有仇恨。
2) 你最近聽的唱片/歌手?
最近,T-Rex、Bon Jovi、Billy Sheehan。講起Billy Sheehan,完全只因見佢大清洗日版由3xx變左15x先買,完全係無厘頭,返而一直躊躇既John Entwistle或Paul Gilbert Solo係冇問的。講返Billy Sheehan,無論佢係幾快幾有能力既Bass手,從呢一張solo,我覺得我將佢判斷為一個樂器手/技術音樂人係冇錯的,佢既天賦係音樂知識既學習能力同埋樂器既演奏能力,而唔係用音樂作為符碼既表達能力。
3) 改不了的壞習慣?
懶
4) 理想中的另一半??
甄姬
5) 若你有魔法可時光倒流﹐你會返回那時代?
1965
6) 最鍾意既活動/運動?
彈BASS
7) 如果有24小時既時間去拍拖, 你同你既另一半會做咩呀???
呢個問題唔易答
8)短期計畫係D咩?
聽日去睇20世紀少年
9) 你最想去ge一個國家?
婆羅乃
10) 最鐘意嘅food?
西多
多謝塵+2點左我
1) 現在最討厭是什麼?
最近呢一排沒有仇恨。
2) 你最近聽的唱片/歌手?
最近,T-Rex、Bon Jovi、Billy Sheehan。講起Billy Sheehan,完全只因見佢大清洗日版由3xx變左15x先買,完全係無厘頭,返而一直躊躇既John Entwistle或Paul Gilbert Solo係冇問的。講返Billy Sheehan,無論佢係幾快幾有能力既Bass手,從呢一張solo,我覺得我將佢判斷為一個樂器手/技術音樂人係冇錯的,佢既天賦係音樂知識既學習能力同埋樂器既演奏能力,而唔係用音樂作為符碼既表達能力。
3) 改不了的壞習慣?
懶
4) 理想中的另一半??
甄姬
5) 若你有魔法可時光倒流﹐你會返回那時代?
1965
6) 最鍾意既活動/運動?
彈BASS
7) 如果有24小時既時間去拍拖, 你同你既另一半會做咩呀???
呢個問題唔易答
8)短期計畫係D咩?
聽日去睇20世紀少年
9) 你最想去ge一個國家?
婆羅乃
10) 最鐘意嘅food?
西多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08
發條橙 - 沉重與趣味
作為一個電影迷,若你快到而立之齡才沖沖忙忙地看過這部名氣響遍影迷與非影迷間的大導史丹利寇比力克的作品,也就只能說一句「罪過!罪過!」
幸好本人絕非電影迷。
這一套發條橙雖然被公認為一部達暴力極限的經典電影,暴力傳聞之強大,連看血如麻的本人都要打探過才肯去買來看看;但坊間一直流傳著一個見面不如聞名的流言—「一部言而無物,由片頭沉悶到片尾的電影」。
這我倒是希望一說本人的感想。
我非電影迷,但我的電影口味與我的音樂口味是一致的 — 非常膚淺。我不會為把reverb推到盡再配合一首旋律不成旋律又沒有力量的所謂迷幻或藝術搖滾去大呼「好正」。我這人一直都清楚明白簡單直接,我辦不到沒嗑藥又去學人搖頭晃腦扮天人合一,我也辦不到看到一部紊亂、找不著重點兼亂用長鏡頭的電影去高呼傑作。(但我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有絕對信心)
若要先替發條燈作一個總結,我會認為這是一套非常有趣味的消閑小品。至於經典不經典,本人電影閱歷太少,不敢莽下斷言。何況,經典一詞已經太被濫用,意義早已變得模糊。
導演把原著中最沉重的篇幅都改動得非常有趣及容易接受。像誤殺Cat Lady一幕,把死者的年齡改大,兇器變成一個大型的陽具瓷器,就使這一幕的陰暗感及罪惡感大大減低。迷姦兩名十歲女孩一幕變成跟兩名看上去像三十歲的小女孩一夜情雙打,配上高速鏡頭及香港賽馬會所用的主題曲William Tell Overture,由小說中的那種瘋狂到電影裡的喜感,相差了可止九萬里。更不用說到經典(濫用詞始終都要濫用一下)一幕Singing in the rain,輪流抽送及女人的反抗都不讓你看到,事後再重作家時,不運用你的抽象邏輯意維去判斷強姦(電影中你甚至不會知道那是一次輪姦)是對人類的一種強烈暴力侮辱,你跟本難以感受到那女人原來會被折磨得死掉。更不用說,電影中的監獄跟小說描寫的看起來舒適寫意百倍……
但,導演的鏡頭運用能力以及創意,卻也是趣味,從這一個角度,我想不到為何會認為這是一部沉悶的電影,我想不太多人能夠把發條橙這個故事拍得如似引人發噱。至於沉重感,個人是找不到的。小說的最後一章被電影刪走而令作者非常不滿,作者說這一個故事要說的始終是向善,而一個故事的作角必需要有發展,而這些都是出現在最後一章。
我認為,把最後一章刪去,更能帶出了電影以描寫暴力作為重點的效果。畢竟電影與小說不同,小說的最後一章可以作為把暴力可似傳承延續而存在,但電影拍不到這效果,電影作不了如此具體的心理敘述,那麼,拍出來只會成了枝節,弄得不好便成了劃蛇添足。電影中,由阿歷克斯一黨的最低層次身體暴力(肢體毆打),亦即是所謂超暴力(Ultra Violence),到獄長那沒有理由卻因被賦予權力去行使的個人行為暴力(控制、監控),到醫師們對阿歷克斯所做的權利暴力,侵犯了(藥物、壓力強迫)阿歷克斯喜愛古典音樂及自我行為權利,到最後總理對阿歷克斯所作的暴力,以政治條件及權力去侵犯(愚弄)了阿歷克斯的選擇權利,暴力的描寫集中而遞進,而最後以愚弄作為侵犯亦剛才把電影作結。肢體暴力在愚弄暴力面前,落敗而不自知。
我認為電影未必會令人感到小說中的那一份陰森以及荒唐無奚,但對於暴力的描寫,除了絕對美感以外,相對亦更集中亦更發人去思考,這是電影做得很好的地方。我個人比較簡單,能令我思考的都是比「好電影」更優勝的作品,發條橙是一例。我看發條橙感到輕鬆有趣,但同時亦是一部值得去花腦筋的電影。
如果你認為我口味有點怪異,我也只能說一句:「善哉!善哉!」
幸好本人絕非電影迷。
這一套發條橙雖然被公認為一部達暴力極限的經典電影,暴力傳聞之強大,連看血如麻的本人都要打探過才肯去買來看看;但坊間一直流傳著一個見面不如聞名的流言—「一部言而無物,由片頭沉悶到片尾的電影」。
這我倒是希望一說本人的感想。
我非電影迷,但我的電影口味與我的音樂口味是一致的 — 非常膚淺。我不會為把reverb推到盡再配合一首旋律不成旋律又沒有力量的所謂迷幻或藝術搖滾去大呼「好正」。我這人一直都清楚明白簡單直接,我辦不到沒嗑藥又去學人搖頭晃腦扮天人合一,我也辦不到看到一部紊亂、找不著重點兼亂用長鏡頭的電影去高呼傑作。(但我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有絕對信心)
若要先替發條燈作一個總結,我會認為這是一套非常有趣味的消閑小品。至於經典不經典,本人電影閱歷太少,不敢莽下斷言。何況,經典一詞已經太被濫用,意義早已變得模糊。
導演把原著中最沉重的篇幅都改動得非常有趣及容易接受。像誤殺Cat Lady一幕,把死者的年齡改大,兇器變成一個大型的陽具瓷器,就使這一幕的陰暗感及罪惡感大大減低。迷姦兩名十歲女孩一幕變成跟兩名看上去像三十歲的小女孩一夜情雙打,配上高速鏡頭及香港賽馬會所用的主題曲William Tell Overture,由小說中的那種瘋狂到電影裡的喜感,相差了可止九萬里。更不用說到經典(濫用詞始終都要濫用一下)一幕Singing in the rain,輪流抽送及女人的反抗都不讓你看到,事後再重作家時,不運用你的抽象邏輯意維去判斷強姦(電影中你甚至不會知道那是一次輪姦)是對人類的一種強烈暴力侮辱,你跟本難以感受到那女人原來會被折磨得死掉。更不用說,電影中的監獄跟小說描寫的看起來舒適寫意百倍……
但,導演的鏡頭運用能力以及創意,卻也是趣味,從這一個角度,我想不到為何會認為這是一部沉悶的電影,我想不太多人能夠把發條橙這個故事拍得如似引人發噱。至於沉重感,個人是找不到的。小說的最後一章被電影刪走而令作者非常不滿,作者說這一個故事要說的始終是向善,而一個故事的作角必需要有發展,而這些都是出現在最後一章。
我認為,把最後一章刪去,更能帶出了電影以描寫暴力作為重點的效果。畢竟電影與小說不同,小說的最後一章可以作為把暴力可似傳承延續而存在,但電影拍不到這效果,電影作不了如此具體的心理敘述,那麼,拍出來只會成了枝節,弄得不好便成了劃蛇添足。電影中,由阿歷克斯一黨的最低層次身體暴力(肢體毆打),亦即是所謂超暴力(Ultra Violence),到獄長那沒有理由卻因被賦予權力去行使的個人行為暴力(控制、監控),到醫師們對阿歷克斯所做的權利暴力,侵犯了(藥物、壓力強迫)阿歷克斯喜愛古典音樂及自我行為權利,到最後總理對阿歷克斯所作的暴力,以政治條件及權力去侵犯(愚弄)了阿歷克斯的選擇權利,暴力的描寫集中而遞進,而最後以愚弄作為侵犯亦剛才把電影作結。肢體暴力在愚弄暴力面前,落敗而不自知。
我認為電影未必會令人感到小說中的那一份陰森以及荒唐無奚,但對於暴力的描寫,除了絕對美感以外,相對亦更集中亦更發人去思考,這是電影做得很好的地方。我個人比較簡單,能令我思考的都是比「好電影」更優勝的作品,發條橙是一例。我看發條橙感到輕鬆有趣,但同時亦是一部值得去花腦筋的電影。
如果你認為我口味有點怪異,我也只能說一句:「善哉!善哉!」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08
涂謹申 vs 李慧琼 + 鍾港武 vs 黃毓民
鍾港武想玩起火攻擊,燒時間翻涂謹申舊賬,亦當聽唔到涂謹申回應,係咁吠……
惹左個癲狗狂吠,事實你認為黃毓民靠大聲咩?我不得不講一句大快人心……條仆街鍾港武只能縮係李慧琼後面……抵你選唔到啦鍾生……不過,佢可能又會唔順氣,相比係陳克勤吠長毛奶哂撻而家西左,鍾港武呢下吠人都叫吠得高質好多,怪只怪九龍西惡哽喇仆生。
返返黎,涂謹申唔同你吠,只係問一個基本政策問題,俾埋大把時間你慢慢講,李慧琼即時倒瀉籮蟹,問你死未喇……不過,我寧願見到好似李慧琼咁瀨屎瀨屎,好過見到劉江華果d陰陰濕濕廢話兩句再用唔相關議題去返攻喇……起碼李慧琼有try her breast...呀唔係,try her best丫……
惹左個癲狗狂吠,事實你認為黃毓民靠大聲咩?我不得不講一句大快人心……條仆街鍾港武只能縮係李慧琼後面……抵你選唔到啦鍾生……不過,佢可能又會唔順氣,相比係陳克勤吠長毛奶哂撻而家西左,鍾港武呢下吠人都叫吠得高質好多,怪只怪九龍西惡哽喇仆生。
返返黎,涂謹申唔同你吠,只係問一個基本政策問題,俾埋大把時間你慢慢講,李慧琼即時倒瀉籮蟹,問你死未喇……不過,我寧願見到好似李慧琼咁瀨屎瀨屎,好過見到劉江華果d陰陰濕濕廢話兩句再用唔相關議題去返攻喇……起碼李慧琼有try her breast...呀唔係,try her best丫……
Saturday, September 06, 2008
基謹精神 vs 康宏晨曦
http://drama.tvb.com/yourclassormine/special/2/
鏡頭雖然快,但我定有既係定鏡!
係定鏡所見,晨曦後備席有主教練「大馬古」古廉權,助教「阿姐」甄力健,然後係外援防中羅拔圖,香港首席防中副隊長「劉強」劉志強,正選左閘副隊長「Q仔」鍾健熙同埋「0靚焜」羅志焜。
一對正選防中都冇落場呀下。
但留意,下半場係可以係場入面見到頭先講果班人的,而分鏡仍然見到佢地同大馬古、阿姐係後備席……
鏡頭雖然快,但我定有既係定鏡!
係定鏡所見,晨曦後備席有主教練「大馬古」古廉權,助教「阿姐」甄力健,然後係外援防中羅拔圖,香港首席防中副隊長「劉強」劉志強,正選左閘副隊長「Q仔」鍾健熙同埋「0靚焜」羅志焜。
一對正選防中都冇落場呀下。
但留意,下半場係可以係場入面見到頭先講果班人的,而分鏡仍然見到佢地同大馬古、阿姐係後備席……
Wednesday, August 27, 2008
We Will Rock You -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 (Part I)
早一排,我曾經跟短成一起回處收集人們對愛的看法。「Love is...?」回數到的答案如下:
love is eat
love is lick
(這兩個是我們自己玩野的)
love is power
love is love
love is proud
love is 包含 <-- 含WHAT?
love is 偉大
love is 包容, 體諒!!
love is a high-level survival "instinct" for social animals
love is without an answer
love is tolerate, trust,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好像沒有收到一個答案是Love is forever。
張學友唱的是「愛是永恆」,但留意在歌詞中是有補充的,要「當所愛是你」。愛,通常都不是永恆,是conditional forever,有條件地永恆。但我們最喜歡用永恆去包裝起愛,而事實上愛通常都不是永恆的。我認為,把愛跟時間拉上必然關係是絕對地不可能的。這是基本的哲學,如果你對一個人的愛是由零開始建立出來,那麼它變回零是絕對有可能,至於從事實上會否回到零這一點,看的是客觀條件。
如果你不相信靈魂,那麼人的情感與其他感觀一樣,是大腦因應激素而作出的化學作用,那麼,我相信那絕對是會有變化及高底起伏的,而這對某個人而出現的化學作用亦不會是一出生便存在的,而是因某客觀條件而催化你腦部有這一種反應,同樣,很有可能會有同樣的客觀條件去銷減這一種反應。
而且,這是有必要的。如果愛必然是永恆,當你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學陳百祥話齋:「呢獲你仲唔磡家鏟?」
因此,不要強求愛是永恆(永恆其實是否指沒有開端也沒有極束?如是,跟本不用再談,這世上必然沒有永恆的愛)。永恆的愛來自的不是愛的本質,不是永恆的仍然是愛。便一愛自開端以後變得恆常的,是來自人的思想、性格及行動。你要愛是永遠的,單用情感是不可靠的,你必要用理智的頭腦及責任感去使一段愛情變得可永恆。
又一談我最喜歡的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熱情、親密及承諾,任何一項短缺都不是完整的愛,如果愛是有缺憾(得好離譜)的話,為甚麼要把它持續到永遠?
對,我的看法是,愛是永恆,當愛是完滿,當你是清醒而理智,當你付上應付的責任,當你沒有戴上不理智的永恆枷鎖。
在強烈的愛慾中保持理智,的確不易。當然,你做個大情聖,見一個愛一個,個個都永恆,這又是另一回事。一般黎講這問題應先不要談永恆,要談的倒頭變回了愛的定義。一般來講,通常跟比較直腸直肚的朋友,我們私底下都不叫這「愛」,我們喜歡叫這做「鳩痕」。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
Who dares to love forever? When love must die...
love is eat
love is lick
(這兩個是我們自己玩野的)
love is power
love is love
love is proud
love is 包含 <-- 含WHAT?
love is 偉大
love is 包容, 體諒!!
love is a high-level survival "instinct" for social animals
love is without an answer
love is tolerate, trust,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好像沒有收到一個答案是Love is forever。
張學友唱的是「愛是永恆」,但留意在歌詞中是有補充的,要「當所愛是你」。愛,通常都不是永恆,是conditional forever,有條件地永恆。但我們最喜歡用永恆去包裝起愛,而事實上愛通常都不是永恆的。我認為,把愛跟時間拉上必然關係是絕對地不可能的。這是基本的哲學,如果你對一個人的愛是由零開始建立出來,那麼它變回零是絕對有可能,至於從事實上會否回到零這一點,看的是客觀條件。
如果你不相信靈魂,那麼人的情感與其他感觀一樣,是大腦因應激素而作出的化學作用,那麼,我相信那絕對是會有變化及高底起伏的,而這對某個人而出現的化學作用亦不會是一出生便存在的,而是因某客觀條件而催化你腦部有這一種反應,同樣,很有可能會有同樣的客觀條件去銷減這一種反應。
而且,這是有必要的。如果愛必然是永恆,當你愛上一個不愛你的人,學陳百祥話齋:「呢獲你仲唔磡家鏟?」
因此,不要強求愛是永恆(永恆其實是否指沒有開端也沒有極束?如是,跟本不用再談,這世上必然沒有永恆的愛)。永恆的愛來自的不是愛的本質,不是永恆的仍然是愛。便一愛自開端以後變得恆常的,是來自人的思想、性格及行動。你要愛是永遠的,單用情感是不可靠的,你必要用理智的頭腦及責任感去使一段愛情變得可永恆。
又一談我最喜歡的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熱情、親密及承諾,任何一項短缺都不是完整的愛,如果愛是有缺憾(得好離譜)的話,為甚麼要把它持續到永遠?
對,我的看法是,愛是永恆,當愛是完滿,當你是清醒而理智,當你付上應付的責任,當你沒有戴上不理智的永恆枷鎖。
在強烈的愛慾中保持理智,的確不易。當然,你做個大情聖,見一個愛一個,個個都永恆,這又是另一回事。一般黎講這問題應先不要談永恆,要談的倒頭變回了愛的定義。一般來講,通常跟比較直腸直肚的朋友,我們私底下都不叫這「愛」,我們喜歡叫這做「鳩痕」。
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
Who dares to love forever? When love must die...
Saturday, August 23, 2008
You can't stay in here all day dreaming about heroin...and Ziggy Pop
Diane: The world's changing. Music's changing. Even drugs are changing. You can't stay in here all day dreaming about heroin...and Ziggy Pop.
Mark: It's lggy Pop.
Diane: Whatever. I mean, the guy's dead anyway.
Mark: Iggy Pop is not dead. He toured last year. Tommy went to see him.
Diane: The point is, you've got to find something new.
Quote from Trainspotting(1996)
Yea, who still fucking cares Iggy Pop, even in 1996.
And now, it's 2008. I'm going to be 27 in a week.
The Drugs has been changing, now we don't talk about LSD anymore.
Who wants to remain the same? You are 27 now, the moment to be a sweet neighborhood bloke has passed and now you should pretend smart, pursuit a fucking career and try hard to be suckcess. You have to be strong and you need to be strong. Make it clear to your family, your friends, your mate and your love, you are a fucking smart guy that know stuff and don't be shy to step up and teasing on anyone close to you just to show them you are the smarter. And please make sure you bring some cash back home and going to bring more and more cash and someday you will bring 10 times the money each of your bringing.
True love? Fuck that. These days are too fast for true love. Now we are talking about having the best person to marry. If you ain't that kind of person, then you are fucked. Think about it, who dares to love forever? huh?(thx Brian)
Music Fan Rule number one. Don't tell the girls you are listening to the nobody-caring Ziggy or Iggy Pop. Come on, it's The New Order, what's the point to talk about the dead man Ian Curtis? There's no Joy Division anymore. Who the fuck is Iggy Pop? We are talking about Mika! Don't be stupid to let people know that you are an old bastard caring those old bastards. We are not talking about who's great, the point is we just care about who is now the man. The man, the man, the man.
Being emotionally and sentimentally inmature is no good. Learn to forget, wanker. If you can forget about love, why not the fucking worthless rock music?
Mark: It's lggy Pop.
Diane: Whatever. I mean, the guy's dead anyway.
Mark: Iggy Pop is not dead. He toured last year. Tommy went to see him.
Diane: The point is, you've got to find something new.
Quote from Trainspotting(1996)
Yea, who still fucking cares Iggy Pop, even in 1996.
And now, it's 2008. I'm going to be 27 in a week.
The Drugs has been changing, now we don't talk about LSD anymore.
Who wants to remain the same? You are 27 now, the moment to be a sweet neighborhood bloke has passed and now you should pretend smart, pursuit a fucking career and try hard to be suckcess. You have to be strong and you need to be strong. Make it clear to your family, your friends, your mate and your love, you are a fucking smart guy that know stuff and don't be shy to step up and teasing on anyone close to you just to show them you are the smarter. And please make sure you bring some cash back home and going to bring more and more cash and someday you will bring 10 times the money each of your bringing.
True love? Fuck that. These days are too fast for true love. Now we are talking about having the best person to marry. If you ain't that kind of person, then you are fucked. Think about it, who dares to love forever? huh?(thx Brian)
Music Fan Rule number one. Don't tell the girls you are listening to the nobody-caring Ziggy or Iggy Pop. Come on, it's The New Order, what's the point to talk about the dead man Ian Curtis? There's no Joy Division anymore. Who the fuck is Iggy Pop? We are talking about Mika! Don't be stupid to let people know that you are an old bastard caring those old bastards. We are not talking about who's great, the point is we just care about who is now the man. The man, the man, the man.
Being emotionally and sentimentally inmature is no good. Learn to forget, wanker. If you can forget about love, why not the fucking worthless rock music?
Thursday, August 14, 2008
Woman, you think you're a champ but girl...
If liking this song is a sufficient reason for a man to be hated by all the women, stop trying to hate me and hate me. Woman, you think you're a champ but girl you ain't nothin' but a raw ramp. Yea, you make love just like a woman, but break just like a little girl.(Dylan is overrated?? he is fucking underrated!)
Being naturally immature, naive as a kidult to me is more natural than pretending mature with building up a adequate image just to raise your eyebrows. Come on, you know a shit, what's the point to pretend knowing something? You're a chick, what's the point to pretend glamorous and elegant with spending all your cash on you appearance? If self pride have to be obtained by taunting anyone and the looking of anything, you're a loser, a wanker, and probably an asshole too.
I respect all the women with the real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to neglect gender, to be rational and to be subjective, but not a look smart, achieving woman who value the world with her own irrational standard and being arrogant. Gender discrimination is dumb, but ladies, it goes both ways. Girl Power? Pow lee lo mo!
(No, it's all about personal bad mood, i'm not pointing my finger to anyone, but it's more than welcome to check and number and take your seat.)
Marc Bolan and T-Rex, another good die young.
Sunday, August 10, 2008
甲賀忍法帖 一
從無線播映動畫版以來,我就對這一部作品產生了一種消磨不掉的興趣。(日本戰國、幻術、妖物、血腥、軟色情、武將,對,我要的差不多都有了)。但,興趣歸興趣,電影、動畫、漫畫卻也一直是問津無門 — 與其說問津無門,不如說不夠方便。總之,我一直搜索及閱讀其各媒體版本的資料,但作品本身卻是一直沒有接觸過。
昨晚,終於在偶然間看到其中譯小說,自不然要買下來一看。兩晚加一個上午,拿起放下,很快就把這八十多元消磨去掉。
事實上,不得不欣賞作者的鋪排及情節發展之巧妙。事實上各忍者的忍術及情節發展的環環相扣,細節之中稍稍不同,故事的發展可能就全然不一樣。然而,歷史談的不是細節,是大勢,即使其中一名忍者的忍術稍稍更動,相信故事的結局也不會有大改變,即使不用跟從竹千代成為繼任人的史實所羈絆,從彈正與阿幻瞬間便結束了的死鬥結果看來,弦之介跟朧的結局跟本無從改變。
結局的安排,是來自甲賀與伊賀之間的背景,忍術改變得到的,是其中的發展,而最終殊途必終同歸。
也想一說,基於從未正式看過動畫版本,但卻讀過不少有關資料及動畫迷的評語,也不妨一說小說與我之前印象上的落差。
第一個要談的是藥師寺天膳。此人是作品中的最後波士,從大家評語中是極惡之人,兇殘、陰險、奸詐……但從小說看來,天膳的面目看起來,卻是最接近反英雄的人物。通常作為最後波士的角色,也是因利慾薰心的情況下,作出了對義理極相違背的事情,此為極惡之人的必然性。但在小說中,我倒看到他由此到終都一直為伊賀的勝利出力,與同伴是於同一陣線的,而只不過性格相對上比較殘忍、不仁及好色。於連首領朧都想去強暴一事,這當然是個人道德修為上的最劣等,但從大義上,這「為族捐精」的行為倒也算是講得通,而如果真如他所說,如此一姦後,朧便會對弦之介死心,這一姦聽起來是值得的。(當然,那傢伙那有如此偉大,絕對是想過一過癮而已,但這一幕在動畫版看來也談得上是經典,非色情類動畫竟有正面清楚地看到清純的女主角被奸人搓揉乳房兩秒的特寫,簡直是奇觀)至於借機想上陽炎,就更是下三濫的小奸淫邪,非大奸大惡。而不迅殺陽炎而是把她慢慢折磨,在作者強調不用善悲的忍者世界就更不見其惡,殘忍不是必然嗎?
總之,藥師寺天膳不如想像中大邪大惡,反像個有小聰明的好色無賴,雖然行事下流犯上,外表頗具邪氣,但心中仍是沒有為一己私慾而背叛大原則的真小人(最多為一己私慾按本子行事之餘撈一點油水)。
另一名有跟原先想像不同的,是如月左衛門。本來想像中,如月左衛門是一個相對正面的角色,冷靜而又有智慧,擅於把形勢與偽裝術巧妙混合的人。事實上,智取卷軸、殺朱絹都可看到這一方面。然而,在截擊夜叉丸時的狼狽(如非霞刑部同往)、輕易被低級騙術調虎離山或錯失關鍵資訊(太粗心了)、偶爾的得意嗤笑等,也都使如月左衛門的形象不其然下降。誠然,他的易容後的隨機應變也非常精彩,對形勢的運用也非常得宜,但這也相比像一個老奸巨多於大智者。
總之,如月左衛門好像不是想像中既聰明又有智慧的上等角色。
小說在情節上的安排出色,由德川下令到傳送卷軸、伊賀佔了先機到甲賀扭轉形勢、由弦之介入伊賀到離開伊賀、再由萬谷及鄂隱的作戰到經東海道向駿府出發上的戰鬥,故事脈絡清晰而且發展自然而又出人意表。但個人的心理描寫不多,個別角色的發展及個性及相對不明顯,即使可能是殺敵的主力,也有一點像身懷絶世忍術的殺人機器。不論弦之介及朧兩名主角,感覺上心理描寫得比較好的應該是陽炎,而性格突出的有很可愛的鵜殿丈助。或許是人物描寫得不細緻,感覺上動畫版時,被砍掉雙手的螢火在臨死前,伸手去抓夜叉丸的幻象那一幕,比小說版似乎來得更悽美了。小說中螢火除了看到如月左衛門假扮的夜叉丸時的溫暖,以及看到假蓑念鬼時丟下的狠話外,其餘時間亦無表現出其對夜叉丸之死應有的感受。(動畫版的甲賀忍法帖似乎是製作水準頗高的一部)
這是一點小小的感受而已。十對十的戰鬥,或許要詳細描寫的話,這$84就未必會如此快就消磨掉了。
昨晚,終於在偶然間看到其中譯小說,自不然要買下來一看。兩晚加一個上午,拿起放下,很快就把這八十多元消磨去掉。
事實上,不得不欣賞作者的鋪排及情節發展之巧妙。事實上各忍者的忍術及情節發展的環環相扣,細節之中稍稍不同,故事的發展可能就全然不一樣。然而,歷史談的不是細節,是大勢,即使其中一名忍者的忍術稍稍更動,相信故事的結局也不會有大改變,即使不用跟從竹千代成為繼任人的史實所羈絆,從彈正與阿幻瞬間便結束了的死鬥結果看來,弦之介跟朧的結局跟本無從改變。
結局的安排,是來自甲賀與伊賀之間的背景,忍術改變得到的,是其中的發展,而最終殊途必終同歸。
也想一說,基於從未正式看過動畫版本,但卻讀過不少有關資料及動畫迷的評語,也不妨一說小說與我之前印象上的落差。
第一個要談的是藥師寺天膳。此人是作品中的最後波士,從大家評語中是極惡之人,兇殘、陰險、奸詐……但從小說看來,天膳的面目看起來,卻是最接近反英雄的人物。通常作為最後波士的角色,也是因利慾薰心的情況下,作出了對義理極相違背的事情,此為極惡之人的必然性。但在小說中,我倒看到他由此到終都一直為伊賀的勝利出力,與同伴是於同一陣線的,而只不過性格相對上比較殘忍、不仁及好色。於連首領朧都想去強暴一事,這當然是個人道德修為上的最劣等,但從大義上,這「為族捐精」的行為倒也算是講得通,而如果真如他所說,如此一姦後,朧便會對弦之介死心,這一姦聽起來是值得的。(當然,那傢伙那有如此偉大,絕對是想過一過癮而已,但這一幕在動畫版看來也談得上是經典,非色情類動畫竟有正面清楚地看到清純的女主角被奸人搓揉乳房兩秒的特寫,簡直是奇觀)至於借機想上陽炎,就更是下三濫的小奸淫邪,非大奸大惡。而不迅殺陽炎而是把她慢慢折磨,在作者強調不用善悲的忍者世界就更不見其惡,殘忍不是必然嗎?
總之,藥師寺天膳不如想像中大邪大惡,反像個有小聰明的好色無賴,雖然行事下流犯上,外表頗具邪氣,但心中仍是沒有為一己私慾而背叛大原則的真小人(最多為一己私慾按本子行事之餘撈一點油水)。
另一名有跟原先想像不同的,是如月左衛門。本來想像中,如月左衛門是一個相對正面的角色,冷靜而又有智慧,擅於把形勢與偽裝術巧妙混合的人。事實上,智取卷軸、殺朱絹都可看到這一方面。然而,在截擊夜叉丸時的狼狽(如非霞刑部同往)、輕易被低級騙術調虎離山或錯失關鍵資訊(太粗心了)、偶爾的得意嗤笑等,也都使如月左衛門的形象不其然下降。誠然,他的易容後的隨機應變也非常精彩,對形勢的運用也非常得宜,但這也相比像一個老奸巨多於大智者。
總之,如月左衛門好像不是想像中既聰明又有智慧的上等角色。
小說在情節上的安排出色,由德川下令到傳送卷軸、伊賀佔了先機到甲賀扭轉形勢、由弦之介入伊賀到離開伊賀、再由萬谷及鄂隱的作戰到經東海道向駿府出發上的戰鬥,故事脈絡清晰而且發展自然而又出人意表。但個人的心理描寫不多,個別角色的發展及個性及相對不明顯,即使可能是殺敵的主力,也有一點像身懷絶世忍術的殺人機器。不論弦之介及朧兩名主角,感覺上心理描寫得比較好的應該是陽炎,而性格突出的有很可愛的鵜殿丈助。或許是人物描寫得不細緻,感覺上動畫版時,被砍掉雙手的螢火在臨死前,伸手去抓夜叉丸的幻象那一幕,比小說版似乎來得更悽美了。小說中螢火除了看到如月左衛門假扮的夜叉丸時的溫暖,以及看到假蓑念鬼時丟下的狠話外,其餘時間亦無表現出其對夜叉丸之死應有的感受。(動畫版的甲賀忍法帖似乎是製作水準頗高的一部)
這是一點小小的感受而已。十對十的戰鬥,或許要詳細描寫的話,這$84就未必會如此快就消磨掉了。
Tuesday, August 05, 2008
Baby, I Love You
Just make it straight.
Personally I'm quite a cynic and paranoid who always think too much. I may have too much 'rules' or 'theories' about music, or maybe love. I love to think and all i have is my love of love to think(thx, bowie). When you ask me what is rock music, what is love, or what makes a piece of rock song classic or what makes me fall in love, I can easy response with 7979 words to explain what it's on my mind.
But it doesn't mean I'm a complicated person.
I'm always a shallow straight forward guy when it comes to feeling. Pop idols? I hate it. Rock music? I love it. Music which could make you look cool and smart and moody without actually have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I fucking hate it.
Yes, I love easy music. Powerful? Good! Energetic? Great! Love Song?...Wait, you think I'm gonna fuck it all up? Sorry, I'll be disappointing you.
The problem is not producing a love song, never. The problem is the pop idol sing a fucking fake love song with a fucking fake attitude and got the cash and pretending talented and calling themselves an artist. Pop idol my arse.
I love this song very much. Straight forward, pretty, easy, dumb but not stupid(fuck the fucking pretenders...I mean i think i'll like The Pretenders, the band with an amazing vocal, a girl...mmm, a lady......I'm now pointing my finger to those stupid pretenders...you know what i mean?).
"What is love anyway?" maybe somehow we should just give a simple answer, like this song, "Baby, I Love You", by The Ramones, the father of punk without making any commercial success but long live in history and people's memory, and the piece is produced by the legendary Phil Spector, this version is a cover of his old composition.
Personally I'm quite a cynic and paranoid who always think too much. I may have too much 'rules' or 'theories' about music, or maybe love. I love to think and all i have is my love of love to think(thx, bowie). When you ask me what is rock music, what is love, or what makes a piece of rock song classic or what makes me fall in love, I can easy response with 7979 words to explain what it's on my mind.
But it doesn't mean I'm a complicated person.
I'm always a shallow straight forward guy when it comes to feeling. Pop idols? I hate it. Rock music? I love it. Music which could make you look cool and smart and moody without actually have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I fucking hate it.
Yes, I love easy music. Powerful? Good! Energetic? Great! Love Song?...Wait, you think I'm gonna fuck it all up? Sorry, I'll be disappointing you.
The problem is not producing a love song, never. The problem is the pop idol sing a fucking fake love song with a fucking fake attitude and got the cash and pretending talented and calling themselves an artist. Pop idol my arse.
I love this song very much. Straight forward, pretty, easy, dumb but not stupid(fuck the fucking pretenders...I mean i think i'll like The Pretenders, the band with an amazing vocal, a girl...mmm, a lady......I'm now pointing my finger to those stupid pretenders...you know what i mean?).
"What is love anyway?" maybe somehow we should just give a simple answer, like this song, "Baby, I Love You", by The Ramones, the father of punk without making any commercial success but long live in history and people's memory, and the piece is produced by the legendary Phil Spector, this version is a cover of his old composition.
Monday, August 04, 2008
The day the rock music die
The day the rock music die is the day that pop music means nothing to people anymore. Rather than something important to your personal philosophy or ideology, pop music is just a dispensable entertainment which means you never care you are listening to some shits.
Music can provide excitement and entertainment.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music is something more than excitement and entertainment, do you ever care what your are listening to and do the stuff that you are listening to make you use your brain and do you think it could ever change you as a person or even change your life?
"Bollock."
Fuck the pop idols.
Music can provide excitement and entertainment.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music is something more than excitement and entertainment, do you ever care what your are listening to and do the stuff that you are listening to make you use your brain and do you think it could ever change you as a person or even change your life?
"Bollock."
Fuck the pop idols.
Monday, July 14, 2008
We Will Rock You - No one but you(only the good die young) (Part I)
The king was dead, and many kings and heroes died thereafter. Their songs are lost, but their names live on. We remember the ones that died young.
- from We Will Rock You the musical by Queen and Ben Elton
Buddy Holly.
Jimi Hendrix.
Kurt Cobain.
Janis Joplin.
Jim Morrisson.
Bob Marley.
John Lennon.
Freddy…
- from We Will Rock You the musical by Queen and Ben Elton
Buddy Holly.
Jimi Hendrix.
Kurt Cobain.
Janis Joplin.
Jim Morrisson.
Bob Marley.
John Lennon.
Freddy…
Sunday, July 13, 2008
The Who - Barbara Ann (Live Studio Performance)
This clip comes off from The Who's documentary The Kids are Alright. They were requested to perform a song live in studio by the director, which picked a non-standard live act, Barbara Ann, and you can see how rough of a performance. But this is fun. Playing music is fun. When you see the smiling of Roger, the laughter of Keith Moon and the confused duck walker Pete Townshend in this rough performance, alright, somehow you know you don't have to be in the greatest live band of the world like the Who to have fun for playing music, isn't it?
Sunday, July 06, 2008
Out of my brain on the 5:15
Sometimes we just don't know why we can be that stupid.
It's not a sin to be dumb, but stupid.
I'm not sure why I would fall in love randomly with an acoustic bass guitar.
It just like you fall in love with an one night stand, and she is a cheap one.
She gave me excellent good feeling 5 minutes today anyway. And I feel the buzz when i have my fingers and palm on her body...yep, she's a bass guitar.
Usually I'd become a stalker instead, it's more romantic and less responsibilities. But I have just decided to grab it back home.
What change me?
Money is a good thing to anything.
It's not a sin to be dumb, but stupid.
I'm not sure why I would fall in love randomly with an acoustic bass guitar.
It just like you fall in love with an one night stand, and she is a cheap one.
She gave me excellent good feeling 5 minutes today anyway. And I feel the buzz when i have my fingers and palm on her body...yep, she's a bass guitar.
Usually I'd become a stalker instead, it's more romantic and less responsibilities. But I have just decided to grab it back home.
What change me?
Money is a good thing to anything.
Friday, June 06, 2008
We Will Rock You - I wanna break free
We Will Rock You 第一個令人感動的地方,是在一開始聽到Innuendo的時候,充滿期待的心情不禁興奮起來,差少少就會像蘇永康所唱的:「兩手抖震!」
當報幕先後打出:
1956 - Elvis releases Heartbreak Hotel
1964 - The Beatles conquer America
在下都沒有甚麼感覺,但當之後我看到
1969 - Woodstock
我情跳動了一下,我彷彿看到佈幕之後,Roger Daltrey在揮舞著microphone,Pete Townshend在用流血中的左手一次又一次用力地Windmill。
1971 - Led Zeppelin IV
There's a lady who sure, all the glitter is gold, and she's buying a stairway to heaven...
當然,及後Pop與Khashoggi的對罵,Pop口中說出一句又一句帶有Rock music reference的對白時,也能令每一個搖滾樂迷動容(不過在場很多人是來找娛樂的,離場時有人認為音樂太大聲,在研究男主角戲服很少及全黑不漂亮,對不起,我嫌不夠大聲),但當你開始在劇中找到更多更多的Reference時,那一種感動返而變了一種玩捉迷藏的興致。
但,當Galileo唱完I want to break free後被抓去,而老帥說出學校內還有另一個rebel rebel(不是打錯,我的確是在說rebel rebel),是個女的時候,突然間,Scaramouche就從右手邊走出來,直接就開始再唱一次I want to break free。
那一刻,實在很感動。那就好像,當你發現原來這個世界真的還有人跟你有著相同的感覺,跟你在心中唱著同一首歌javascript:void(0)
Publish Post,跟你一樣不受管束反叛地酷愛自由,唔,那種感覺實在太好了。
God knows,God knows I want to break free!
當報幕先後打出:
1956 - Elvis releases Heartbreak Hotel
1964 - The Beatles conquer America
在下都沒有甚麼感覺,但當之後我看到
1969 - Woodstock
我情跳動了一下,我彷彿看到佈幕之後,Roger Daltrey在揮舞著microphone,Pete Townshend在用流血中的左手一次又一次用力地Windmill。
1971 - Led Zeppelin IV
There's a lady who sure, all the glitter is gold, and she's buying a stairway to heaven...
當然,及後Pop與Khashoggi的對罵,Pop口中說出一句又一句帶有Rock music reference的對白時,也能令每一個搖滾樂迷動容(不過在場很多人是來找娛樂的,離場時有人認為音樂太大聲,在研究男主角戲服很少及全黑不漂亮,對不起,我嫌不夠大聲),但當你開始在劇中找到更多更多的Reference時,那一種感動返而變了一種玩捉迷藏的興致。
但,當Galileo唱完I want to break free後被抓去,而老帥說出學校內還有另一個rebel rebel(不是打錯,我的確是在說rebel rebel),是個女的時候,突然間,Scaramouche就從右手邊走出來,直接就開始再唱一次I want to break free。
那一刻,實在很感動。那就好像,當你發現原來這個世界真的還有人跟你有著相同的感覺,跟你在心中唱著同一首歌javascript:void(0)
Publish Post,跟你一樣不受管束反叛地酷愛自由,唔,那種感覺實在太好了。
God knows,God knows I want to break free!
Tuesday, May 27, 2008
西線無戰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線無戰事,作者雷馬克(E.M. Remarque)。
這可能是我近來看得最快的一本書,也可能是我最喜歡的其中一本書。
這本書,是傳統搖滾。文字風格直情,不扭擰,要說的東西就放在你眼前,但它沒有反抗、沒有虛無,就只是直接描寫出那被戰爭毀掉一生的一代的心情及思想。它沒有煽情、沒有怒火,只有在這麼一個現實裡的自我。不是叛客、不是前衛,它講的是我們根源裡的一份觸覺。
我們這些生活在安逸之中的人,根本無從窺視戰爭的真面目。我們看紀錄片,看到戰勝者的偉大睿智、戰敗者的瘋狂及殘忍;看雷霆救兵等等,我們看到戰士們的無奈,士兵們在戰場上的勇氣,不惜生命地為目標而戰等等……我們看到我們需要看到的,或,別人認為我們需要看到的。
每一個人自出生以來都知道,戰爭是殘忍的,是悽慘的,即使我們不用上戰場,這一個我們都懂。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戰爭帶來的是甚麼。我深信每一個人都知道世界大戰中,那一方是所謂「正義」,那一方是「邪惡軸心」。於是,我們在電影中樂於看到英兵或美兵把刺刀插進德兵的胸膛,樂於看到殘忍的日兵吃了一記手榴彈。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前線上的那一班人都是倒楣鬼。他們的瘋狂是源自求生的本能,他們仇視一切、殘忍不仁是因為他們被扭曲了。我不想作被人認為是政治不正確的判斷,但當我們看著一些士兵作出沒有必的殘暴的行為時,想一想原因那可不可能是那些以紀律為名、權力被絕對濫用為實的沒有人性的軍事訓練。又,可不可能是在戰場上看到一幕又一幕扭曲人性的情景,把一個職業可能是教師、可能是學生、可能是農夫的人,化身的一個殺人魔。
如果他們的確本性邪惡,又是誰賦予這一個邪惡的人肆意行兇?
前線的士兵們,真的有忠奸之辨?死亡是必然,但我們都不會把他假設在明天,事實上生活安穩的人都不會如此。我們認為戰爭是殘酷的,因為它會令人們死亡。但前線的士兵沒有認為那是殘酷的,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麻木。如果死亡是殘忍,每一天面對那麼多的死亡,一天內足以使他們瘋掉。既然在下一秒鐘動輒有人死去,那麼你還可以用甚麼去重視生命?人類的心理防衛基制告訴我們,要生存,我們要懂得適應,所以我們都是可被扭曲的。
而我們只看到戰爭的可怕是在於死亡,但對好一批士兵們來說,戰爭不當可怕於死亡,戰爭的毀滅性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深。有人沒有在戰爭中死去,甚至四肢得以保全,生理完整。心靈,又如何?
想知想思考更多,推薦你親自去看一回原著,很赤裸裸的一本書,不會裝模作裝,就像傳統搖滾。
這可能是我近來看得最快的一本書,也可能是我最喜歡的其中一本書。
這本書,是傳統搖滾。文字風格直情,不扭擰,要說的東西就放在你眼前,但它沒有反抗、沒有虛無,就只是直接描寫出那被戰爭毀掉一生的一代的心情及思想。它沒有煽情、沒有怒火,只有在這麼一個現實裡的自我。不是叛客、不是前衛,它講的是我們根源裡的一份觸覺。
我們這些生活在安逸之中的人,根本無從窺視戰爭的真面目。我們看紀錄片,看到戰勝者的偉大睿智、戰敗者的瘋狂及殘忍;看雷霆救兵等等,我們看到戰士們的無奈,士兵們在戰場上的勇氣,不惜生命地為目標而戰等等……我們看到我們需要看到的,或,別人認為我們需要看到的。
每一個人自出生以來都知道,戰爭是殘忍的,是悽慘的,即使我們不用上戰場,這一個我們都懂。但我們有沒有想過,戰爭帶來的是甚麼。我深信每一個人都知道世界大戰中,那一方是所謂「正義」,那一方是「邪惡軸心」。於是,我們在電影中樂於看到英兵或美兵把刺刀插進德兵的胸膛,樂於看到殘忍的日兵吃了一記手榴彈。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前線上的那一班人都是倒楣鬼。他們的瘋狂是源自求生的本能,他們仇視一切、殘忍不仁是因為他們被扭曲了。我不想作被人認為是政治不正確的判斷,但當我們看著一些士兵作出沒有必的殘暴的行為時,想一想原因那可不可能是那些以紀律為名、權力被絕對濫用為實的沒有人性的軍事訓練。又,可不可能是在戰場上看到一幕又一幕扭曲人性的情景,把一個職業可能是教師、可能是學生、可能是農夫的人,化身的一個殺人魔。
如果他們的確本性邪惡,又是誰賦予這一個邪惡的人肆意行兇?
前線的士兵們,真的有忠奸之辨?死亡是必然,但我們都不會把他假設在明天,事實上生活安穩的人都不會如此。我們認為戰爭是殘酷的,因為它會令人們死亡。但前線的士兵沒有認為那是殘酷的,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麻木。如果死亡是殘忍,每一天面對那麼多的死亡,一天內足以使他們瘋掉。既然在下一秒鐘動輒有人死去,那麼你還可以用甚麼去重視生命?人類的心理防衛基制告訴我們,要生存,我們要懂得適應,所以我們都是可被扭曲的。
而我們只看到戰爭的可怕是在於死亡,但對好一批士兵們來說,戰爭不當可怕於死亡,戰爭的毀滅性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深。有人沒有在戰爭中死去,甚至四肢得以保全,生理完整。心靈,又如何?
想知想思考更多,推薦你親自去看一回原著,很赤裸裸的一本書,不會裝模作裝,就像傳統搖滾。
Tuesday, May 13, 2008
Tons of Loneliness
很難記的一個名字,警察樂隊來訪時,The Band's visit。
到底故事要說的是甚麼,導演要安排探討的是甚麼,我不知道。我向來也不擅於觸摸別人的心意,但我對自己的感覺從來都很敏感。電影又好、音樂又好、小說又好,我從來擔當不起一個詮釋者的角色。但,因為我一直都很努力反覆探討自己的感覺,理解著自己的思想,所以這是我能夠做得比較好的一件事。我不太能夠告訴你到底在米蘭昆德拉眼中,《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說的是甚麼,我不懂投入他的思想之中,我從書中看到的是關於人的自我價值,而我不知書中的情節如何在底層意義上相關於布拉格之春。
同樣,這一套電影,我不知導演要帶出的訊息,我看到的是電影裡其中一個角色所說,那無盡的寂寞,是我自己的感覺。
故事是有關一隊以色列的警察小型交響曲團到埃及表演時迷路的故事。但我們看不到政治、文化的衝突。電影中的衝突都來自人的本性。古板的隊長、懦弱的副長、反叛的年青隊員、熱情的老闆娘……故事人物眾多,大部份時間角色們都是只少兩個人在一起,但卻仍然是很寂寞。
無論我們之間形成如何的一個群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交疊,自我卻始終在我們之間築起一道牆。我們因為自己的性格及自我及別人的性格及自我之中的一點點的不同,所有人之間永遠築起一道鴻溝。年青隊員對著站務員唱出Chet Baker的歌,那並不使他可以跟站務員拉上任何關係。當他向著老闆娘唱出時,老闆娘跟本不認識Chet Baker,雖然二人最終發生了性關係,但他們仍然是陌生的,熱情的告別後又是孤身一人。相反,出人意表地古板的隊長是Chet Baker迷,但隊長與隊員之間卻因為階級、生活態度,最終沒有在關係上有所突破。隊長及老闆娘經過一夜的相處,二人最終了解對方心中所背負的陰影,但因為對情感的態度的不同,一切沒有再發展下去。同樣,老闆娘最終也沒有成功得到一段新感情,只能與年青隊員一夜溫存,然後繼續一個人生活。
發生肉體的關係很容易,就像年青隊員教那內外男孩所做的一樣,只要你懂就可以。但要將兩顆心放在一起,電影內沒有一個人做得到,職業、音樂、婚姻、親子關係在此都無能為力。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有孩子的、沒孩子的、年輕大的、年輕的、性格內外封閉的、外向熱情的……
那一種寂寞,跟我在巴士上聽的T.Rex實在太不相襯,太可惜了。
題外話,我覺得年青隊員的樣子很像江口洋介。
到底故事要說的是甚麼,導演要安排探討的是甚麼,我不知道。我向來也不擅於觸摸別人的心意,但我對自己的感覺從來都很敏感。電影又好、音樂又好、小說又好,我從來擔當不起一個詮釋者的角色。但,因為我一直都很努力反覆探討自己的感覺,理解著自己的思想,所以這是我能夠做得比較好的一件事。我不太能夠告訴你到底在米蘭昆德拉眼中,《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說的是甚麼,我不懂投入他的思想之中,我從書中看到的是關於人的自我價值,而我不知書中的情節如何在底層意義上相關於布拉格之春。
同樣,這一套電影,我不知導演要帶出的訊息,我看到的是電影裡其中一個角色所說,那無盡的寂寞,是我自己的感覺。
故事是有關一隊以色列的警察小型交響曲團到埃及表演時迷路的故事。但我們看不到政治、文化的衝突。電影中的衝突都來自人的本性。古板的隊長、懦弱的副長、反叛的年青隊員、熱情的老闆娘……故事人物眾多,大部份時間角色們都是只少兩個人在一起,但卻仍然是很寂寞。
無論我們之間形成如何的一個群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交疊,自我卻始終在我們之間築起一道牆。我們因為自己的性格及自我及別人的性格及自我之中的一點點的不同,所有人之間永遠築起一道鴻溝。年青隊員對著站務員唱出Chet Baker的歌,那並不使他可以跟站務員拉上任何關係。當他向著老闆娘唱出時,老闆娘跟本不認識Chet Baker,雖然二人最終發生了性關係,但他們仍然是陌生的,熱情的告別後又是孤身一人。相反,出人意表地古板的隊長是Chet Baker迷,但隊長與隊員之間卻因為階級、生活態度,最終沒有在關係上有所突破。隊長及老闆娘經過一夜的相處,二人最終了解對方心中所背負的陰影,但因為對情感的態度的不同,一切沒有再發展下去。同樣,老闆娘最終也沒有成功得到一段新感情,只能與年青隊員一夜溫存,然後繼續一個人生活。
發生肉體的關係很容易,就像年青隊員教那內外男孩所做的一樣,只要你懂就可以。但要將兩顆心放在一起,電影內沒有一個人做得到,職業、音樂、婚姻、親子關係在此都無能為力。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有孩子的、沒孩子的、年輕大的、年輕的、性格內外封閉的、外向熱情的……
那一種寂寞,跟我在巴士上聽的T.Rex實在太不相襯,太可惜了。
題外話,我覺得年青隊員的樣子很像江口洋介。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南華 1 - 2 和富大埔
在火車上,一如這數天,聽著T-Rex,手上拿著看的是Nick Hornby的How to be good。剛看完一場本地的甲組足球聯賽,被看淡的和富大埔以2-1擊敗爭標的南華。
很興奮,本地波單頭,入場人數一千六百多人,很多人為看南華捧杯而來,也有很多人為看南華不能捧杯而來,當然也有不少大埔球迷。大埔對南華,是現在本地港壇其中一個氣氛很有保證的戲碼。不如其他球會的比賽,千多人入場也可以水靜「鴿」飛。
其實球迷對本地足球的唾罵已經很久了,而且罵得有多難聽的都有,但他們罵的大部份都是事實。香港的球迷,99%的焦點都放在一會舉行的歐聯四強利物浦對車路士的身上,又有多少人知道今晚有一場有關本地足球聯賽的關鍵一戰?
我不知道別人的想法。但我對足球的看法是,就像畫或音樂一樣,你會喜歡一幅世界名畫/一首音樂技巧超群的古典樂,也可能會喜歡一幅由三歲小孩畫的蠟筆畫/短短的民謠。因為你喜歡與否,從你欣賞的角度及心態很有關,那未必一定是因為質素、技法。同樣,我喜歡看足球,但不一定只有高水平的足球才能使我有興趣。
因為足球跟音樂給我提供的東西是一樣的,是一種激動。
我不信服足球是要菁英主義。我們說球場是英雄地,對,但不同圈子有不同的英雄。而我可以告訴你,從低水平的賽事中你可以看到更多有關足球的本質。音樂也一樣,一首簡單的歌,其實令你更容易看出音樂的本質何在。你告訴我,是只看歐聯的人知得多,還是連低水平足球都看的人知得多?(我可以告訴你,除了賠率我完全不懂以外,足球陣式的發展以至足球傳統及歷史球員我也可以跟你談一談)當你看得更多不同的東西,觀點一定會更多更闊的。
撇除了要對足球了解得更多,本地足球跟我們的聯繫跟本就密切得多。我現在喉嚨還有一點痛,因為球証黃志騰先生在可吹可不吹的情況下,大埔的都會吹罰,南華的全部放過。而補時更是長了一點點,「REF!」,在補時進入五分鐘開始我連續喝了很多聲。更不用說,祖爾頂入2-1的奠勝入球時,整個18區一起振臂狂呼,所有大埔球員圍著一起在我們面前慶祝,看到陳平秘書長慶祝之餘立即緊張地拉著興仔教路……即使上個星期多蒙特90+1追平拜仁慕尼黑,那種遙遠感,我再緊握拳頭也來不及得及今天的實在,你面對電視呼喊,回應你的不是球員,只可能是被你嘈睡了的鄰居(在咒罵)。
(對了,我已經習慣了叫興仔,雖然我不認識呂志興。但這就是香港球員的獨有親切感,難道我認識耀仔?大吉?0靚昆?六罐裝?打邊爐的亨……我認識亨利仔,在中一至中三我們在午飯及放學常常一起踢球。當然,我當然認識陳旭智,唔,倒是認識的要響全朵)。
談回音樂,搖滾樂講求真實,沒有真誠的音樂絕不可能是搖滾樂(像他媽的Sting)。為甚麼Live Show對搖滾樂有著如此的重要性?那一種直接在你面著「製造」音樂的方式,直接地溝通,直接地給予你「製造」音樂,為你五感帶來的激動。足球如是,音樂如是,分析認知都要理性,但沒有那一種雙向的激動,情緒的直接表達與接收,即使T-REX在20th century boy的那個riff在CD裡聽起來是永恆不滅地漂亮,不過始終欠了一點。
而這種激動,無論在球場還是在音樂上,對觀眾來說都應該比技術更真實。當我們還是問How to be good時,你知道The Ramones的結他手Johnny Ramones對The Clash說過些甚麼嗎?The Clash說他們還不夠好,Johnny Ramones說"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just get out there and play"。他的意思是,真實才是最重要,你去參與去表達才是最真實的,那才是最有深層意義的好,而不是表面上的好。然後The Clash第二天就第一次出show。
這亦是為甚麼一大群爛樂手的爛音樂也能把Punk rock推上搖滾樂界其中一個最有影響力的界别(所以有些典雅的人士也要趕上一程,扮punk,像Sting的The Police)。因為他們夠真實,夠真誠,所以他們很夠好,甚至可能是最好。好了,如果你問你的人生怎麼才活得好,怎樣活才是好的人生,"How to be good?"。答案仍然是根Johnny Ramones所說的一樣,"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just get out there and play",你的人生是甚麼,就活甚麼。
很興奮,本地波單頭,入場人數一千六百多人,很多人為看南華捧杯而來,也有很多人為看南華不能捧杯而來,當然也有不少大埔球迷。大埔對南華,是現在本地港壇其中一個氣氛很有保證的戲碼。不如其他球會的比賽,千多人入場也可以水靜「鴿」飛。
其實球迷對本地足球的唾罵已經很久了,而且罵得有多難聽的都有,但他們罵的大部份都是事實。香港的球迷,99%的焦點都放在一會舉行的歐聯四強利物浦對車路士的身上,又有多少人知道今晚有一場有關本地足球聯賽的關鍵一戰?
我不知道別人的想法。但我對足球的看法是,就像畫或音樂一樣,你會喜歡一幅世界名畫/一首音樂技巧超群的古典樂,也可能會喜歡一幅由三歲小孩畫的蠟筆畫/短短的民謠。因為你喜歡與否,從你欣賞的角度及心態很有關,那未必一定是因為質素、技法。同樣,我喜歡看足球,但不一定只有高水平的足球才能使我有興趣。
因為足球跟音樂給我提供的東西是一樣的,是一種激動。
我不信服足球是要菁英主義。我們說球場是英雄地,對,但不同圈子有不同的英雄。而我可以告訴你,從低水平的賽事中你可以看到更多有關足球的本質。音樂也一樣,一首簡單的歌,其實令你更容易看出音樂的本質何在。你告訴我,是只看歐聯的人知得多,還是連低水平足球都看的人知得多?(我可以告訴你,除了賠率我完全不懂以外,足球陣式的發展以至足球傳統及歷史球員我也可以跟你談一談)當你看得更多不同的東西,觀點一定會更多更闊的。
撇除了要對足球了解得更多,本地足球跟我們的聯繫跟本就密切得多。我現在喉嚨還有一點痛,因為球証黃志騰先生在可吹可不吹的情況下,大埔的都會吹罰,南華的全部放過。而補時更是長了一點點,「REF!」,在補時進入五分鐘開始我連續喝了很多聲。更不用說,祖爾頂入2-1的奠勝入球時,整個18區一起振臂狂呼,所有大埔球員圍著一起在我們面前慶祝,看到陳平秘書長慶祝之餘立即緊張地拉著興仔教路……即使上個星期多蒙特90+1追平拜仁慕尼黑,那種遙遠感,我再緊握拳頭也來不及得及今天的實在,你面對電視呼喊,回應你的不是球員,只可能是被你嘈睡了的鄰居(在咒罵)。
(對了,我已經習慣了叫興仔,雖然我不認識呂志興。但這就是香港球員的獨有親切感,難道我認識耀仔?大吉?0靚昆?六罐裝?打邊爐的亨……我認識亨利仔,在中一至中三我們在午飯及放學常常一起踢球。當然,我當然認識陳旭智,唔,倒是認識的要響全朵)。
談回音樂,搖滾樂講求真實,沒有真誠的音樂絕不可能是搖滾樂(像他媽的Sting)。為甚麼Live Show對搖滾樂有著如此的重要性?那一種直接在你面著「製造」音樂的方式,直接地溝通,直接地給予你「製造」音樂,為你五感帶來的激動。足球如是,音樂如是,分析認知都要理性,但沒有那一種雙向的激動,情緒的直接表達與接收,即使T-REX在20th century boy的那個riff在CD裡聽起來是永恆不滅地漂亮,不過始終欠了一點。
而這種激動,無論在球場還是在音樂上,對觀眾來說都應該比技術更真實。當我們還是問How to be good時,你知道The Ramones的結他手Johnny Ramones對The Clash說過些甚麼嗎?The Clash說他們還不夠好,Johnny Ramones說"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just get out there and play"。他的意思是,真實才是最重要,你去參與去表達才是最真實的,那才是最有深層意義的好,而不是表面上的好。然後The Clash第二天就第一次出show。
這亦是為甚麼一大群爛樂手的爛音樂也能把Punk rock推上搖滾樂界其中一個最有影響力的界别(所以有些典雅的人士也要趕上一程,扮punk,像Sting的The Police)。因為他們夠真實,夠真誠,所以他們很夠好,甚至可能是最好。好了,如果你問你的人生怎麼才活得好,怎樣活才是好的人生,"How to be good?"。答案仍然是根Johnny Ramones所說的一樣,"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just get out there and play",你的人生是甚麼,就活甚麼。
Saturday, April 19, 2008
吃英倫音樂奶水長大的朋友們(吹水,不喜勿入)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v ... nd_Fall_of_Brit_Pop
http://www.imdb.com/title/tt0358569/
我背,原來有這麼一套東西。(post出黎係我相信呢到會比較多呢一代人吧……)
我記得在看The Who的Documentry時,U2的結他手The Edge明確地指出,搖滾樂絕對是源自美國黑人的音樂(如果自稱搖滾樂迷卻又不知道這個事實的話,自己去出罰企好了),而他認為The Who跟其他同年代的樂隊不同的是他們早期的音樂中保有很英倫色彩、美國所沒有的東西。(忘記The Beatles,由口音、文字如甚麼"I wanna hold your hand",以至音樂根源其實都很美國……影響披頭四的樂手差不多都是來自美國。雖然The Who早期的Maxmium R&B風格也很美國,但他們加入的英國元素,使他們聽起來跟早期Beatles或The Stones很不同)
雖然勉強可以說九十年代中的Britpop Movement是第三波的British Invasion,但無論影響力及銷售數相對六十年代中的第一波至八十年代初的第二波,其實不大。但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三波的British Invasion返而可能是英倫味道最濃的東西。(按:我自己的說法吧,我不清楚那算不算第三波,或許第三波是屬於稍後的Spice Girls才對吧)
第一波的龍頭如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等樂隊跟本就是在弄些美國音樂(更不用說由英國紅回美國的Jimi Hendrix),The Beatles由口音、文字、音樂都是在模仿美國,The Rolling Stones的那些更是典型,至於第二波的New wave及新浪漫音樂,影響力在八十年代過去了之後就可以不理。
最有趣是「第三波」的Britpop Movement,其實是最有英國味道的東西。你不會看到有人像Mick Jagger那樣直接把黑人的台風及唱腔照搬字過紙,但你可以看到當Nirvana高呼I hate my self and i wanna die時,Oasis則毫不猶豫高喊You and I are gonna live forever。在六十年代The Beatles等吸收了那些美國黑人傳統以後,數十年間已經跟英倫傳統融合,成為了英國的東西。而當那些西雅圖佬Nirvana、Pearl Jam、Alice in chains弄了個Grunge Rock名堂直捲全球的時候,一眾英倫新樂隊(不包Pulp)就把六十年代中後期至七十年代初的英倫「傳統」搖滾風格搬了出來搞對抗,就在Kurt Cobain把自己親手帶進全球的主流文化之中的東西隨自己的生命一起結束的時候,也是Britpop反擊風行的時候。
而因為它有濃烈的一種味道,風格鮮明,才使它可以支配著潮流文化。
(不過好像不太打得動美國巿場而已。)
搖滾迷記得電影Almost Famous裡的一段對話嗎?Lester Bangs問15歲的男主角喜不喜歡Lou Reed,男主角答"Early Stuff,Now he's just trying to be Bowie"。
如果有人真的那樣有興趣,連加長版都看了,其實知道Lester Bangs的回應是:「但如果Bowie一直都是在做Lou Reed,那麼Lou Reed去做Bowie,其實是在做自己。」
我一直覺得這是很自然的。當你是真的認為這一段Britpop Movement對你來說是重要的,而其音樂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那麼你追溯、喜愛上的,一定是那一群在六十年代出道的第一波British Invasion,而不是按年份,逐點逐點聽回Nirvana、Stone Roses、New Wave、New Romantic……因為他就是那一套。我就是要說,我們是Genertion X的一代,而這一代人要麼是七八十年代的叛客無政府主義支配(香港很少),或受八十年代那一股華麗璀璨的新浪漫潮流感染,就是九十年代的這一股復古英倫摩登文化影響。
而到了今時今日英倫搖滾樂基本上已經失去了種像過去二十年反覆支配年輕人潮流文化的能力,就算唱片再賣還是叫好,已經再沒有像過往那樣佔具年輕人文化,至少在外行人的我眼中是如此。我自以為很有趣的是,我的出生年份剛好是在Generation X及Generation Y之間。而我認為自己是比較貼近Generation X,亦即是我剛好趣及看到了搖滾樂在流行文化中引起的最後一股力量。Generation Y是屬是Hip Hop,是黑人的復辟。因為讀書及工作關係,我跟很多比自己遲一至四年出生的人打交道。對極了,只差少少,但就是有代溝(社會科學不純粹是吹水科學,這一點上相當準確),除了看到有Generation Y的是穿得像個黑人地在YO YO Check it out以外(又或自以為穿得很Punk就是叛客然而卻沒有半點政治意見的人吧,但這應該比較少),我其實再不看到一股跟搖滾樂息息相關的文化潮流再存在。
想到互聯網風行後出生的Generation I,只下載MP3並把所有音樂當吹波膠趙兩趙就吐的樣,真的有點怕到不敢想。
http://www.imdb.com/title/tt0358569/
我背,原來有這麼一套東西。(post出黎係我相信呢到會比較多呢一代人吧……)
我記得在看The Who的Documentry時,U2的結他手The Edge明確地指出,搖滾樂絕對是源自美國黑人的音樂(如果自稱搖滾樂迷卻又不知道這個事實的話,自己去出罰企好了),而他認為The Who跟其他同年代的樂隊不同的是他們早期的音樂中保有很英倫色彩、美國所沒有的東西。(忘記The Beatles,由口音、文字如甚麼"I wanna hold your hand",以至音樂根源其實都很美國……影響披頭四的樂手差不多都是來自美國。雖然The Who早期的Maxmium R&B風格也很美國,但他們加入的英國元素,使他們聽起來跟早期Beatles或The Stones很不同)
雖然勉強可以說九十年代中的Britpop Movement是第三波的British Invasion,但無論影響力及銷售數相對六十年代中的第一波至八十年代初的第二波,其實不大。但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三波的British Invasion返而可能是英倫味道最濃的東西。(按:我自己的說法吧,我不清楚那算不算第三波,或許第三波是屬於稍後的Spice Girls才對吧)
第一波的龍頭如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等樂隊跟本就是在弄些美國音樂(更不用說由英國紅回美國的Jimi Hendrix),The Beatles由口音、文字、音樂都是在模仿美國,The Rolling Stones的那些更是典型,至於第二波的New wave及新浪漫音樂,影響力在八十年代過去了之後就可以不理。
最有趣是「第三波」的Britpop Movement,其實是最有英國味道的東西。你不會看到有人像Mick Jagger那樣直接把黑人的台風及唱腔照搬字過紙,但你可以看到當Nirvana高呼I hate my self and i wanna die時,Oasis則毫不猶豫高喊You and I are gonna live forever。在六十年代The Beatles等吸收了那些美國黑人傳統以後,數十年間已經跟英倫傳統融合,成為了英國的東西。而當那些西雅圖佬Nirvana、Pearl Jam、Alice in chains弄了個Grunge Rock名堂直捲全球的時候,一眾英倫新樂隊(不包Pulp)就把六十年代中後期至七十年代初的英倫「傳統」搖滾風格搬了出來搞對抗,就在Kurt Cobain把自己親手帶進全球的主流文化之中的東西隨自己的生命一起結束的時候,也是Britpop反擊風行的時候。
而因為它有濃烈的一種味道,風格鮮明,才使它可以支配著潮流文化。
(不過好像不太打得動美國巿場而已。)
搖滾迷記得電影Almost Famous裡的一段對話嗎?Lester Bangs問15歲的男主角喜不喜歡Lou Reed,男主角答"Early Stuff,Now he's just trying to be Bowie"。
如果有人真的那樣有興趣,連加長版都看了,其實知道Lester Bangs的回應是:「但如果Bowie一直都是在做Lou Reed,那麼Lou Reed去做Bowie,其實是在做自己。」
我一直覺得這是很自然的。當你是真的認為這一段Britpop Movement對你來說是重要的,而其音樂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那麼你追溯、喜愛上的,一定是那一群在六十年代出道的第一波British Invasion,而不是按年份,逐點逐點聽回Nirvana、Stone Roses、New Wave、New Romantic……因為他就是那一套。我就是要說,我們是Genertion X的一代,而這一代人要麼是七八十年代的叛客無政府主義支配(香港很少),或受八十年代那一股華麗璀璨的新浪漫潮流感染,就是九十年代的這一股復古英倫摩登文化影響。
而到了今時今日英倫搖滾樂基本上已經失去了種像過去二十年反覆支配年輕人潮流文化的能力,就算唱片再賣還是叫好,已經再沒有像過往那樣佔具年輕人文化,至少在外行人的我眼中是如此。我自以為很有趣的是,我的出生年份剛好是在Generation X及Generation Y之間。而我認為自己是比較貼近Generation X,亦即是我剛好趣及看到了搖滾樂在流行文化中引起的最後一股力量。Generation Y是屬是Hip Hop,是黑人的復辟。因為讀書及工作關係,我跟很多比自己遲一至四年出生的人打交道。對極了,只差少少,但就是有代溝(社會科學不純粹是吹水科學,這一點上相當準確),除了看到有Generation Y的是穿得像個黑人地在YO YO Check it out以外(又或自以為穿得很Punk就是叛客然而卻沒有半點政治意見的人吧,但這應該比較少),我其實再不看到一股跟搖滾樂息息相關的文化潮流再存在。
想到互聯網風行後出生的Generation I,只下載MP3並把所有音樂當吹波膠趙兩趙就吐的樣,真的有點怕到不敢想。
Wednesday, April 09, 2008
How to be good?
對,我是偽文化準中年,最近看的書是Nick Hornby的How to be good。我很喜歡這一個書名,因為最近本人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以往的思想是白痴。我曾經以為自己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人,有缺點但優點應該多很多。問題是,我發現自己在面對某一些問題的時候,沒有自己想像中是那麼樣的一個「好人」,這真是令人擔心的一個情況……
喜歡書名,但不知怎樣,好像投入不來。
我很喜歡High Fidelity,是事實。但如果你問,How to be good是否不如High Fidelity,我想How to be good應該要比High Fidelity要好。即使我尚未看完,作為一個作者,Nick Hornby在How to be good要比在Hi-Fi中成熟,當中主角Katie要處理的問題比要Rob複雜,故事開發出來的空間要比Hi-Fi來得更多。
但我認為,相對新作A Long way down,那四個角色各主的獨白都來得非常有個性,Katie卻尚未跳得出一個寫作慣性;即是Nick Hornby尚未跳出自己個人思路的框框(我正面對的難題啊……),所以,Katie其實很像另一個Rob,一個背景、工作、偏執不同的女版Rob Fleming。
對我說來,我從來都質疑大部份女性的思路會否如此地邏輯性……即是我對角色的思想性格未能肯定。但另一方面,我又對一個女醫生的處境及婚姻難題投入不了。即使說,我是要像一個第三者那樣去看故事如何探討個人道德、婚姻等問題(這就是為何我認為How to be good比起Hi-Fi好,更能看出Nick Hornby的寫作能力)。
但在Hi-Fi,我可以自我投射,不單是因為Rob Fleming是一個男人,而已他是一個偏執狂,而他偏執的地方是在於音樂對人、生活以至愛情的聯繫,而且他一事無成(我沒有說我投射到他愛情失敗者的身份當中!)。
昨天,我看到快為人婦的同事大家姐最喜歡的電影包括《天使愛美麗》,我不禁問了一句:「是否所有文化女孩也會喜歡天使愛美麗?」而昨晚在地鐵,我看到一個OL在看Sex and the City。
想起曾跟一位網友談起,我喜歡Hi-Fi應該是因為自我投射,得到的回覆是就像「就好像女孩子都愛看Bridget Jones's Diary及Sex and the city」。
也許是吧,自以為堅強獨立控制著自己生活的OL自我投射進Sex and the city(通常都不是,香港少夠灑脫夠開放的女人)、自以為笨笨的但又很可愛的中女自我投射進Bridget Jones's Diary(身型像及扮可愛扮笨的比較多,問題是明明是笨人,又要裝笨,笨上加笨,真的有夠笨)。
談起Nick Hornby,我不知那是才能打破心理關口,看回About a boy……同樣改編成電影,Hi-Fi是John Cusack,令你不得不看回原著。About a boy是Hugh Grant,是趕客的(叫雞不是問題,叫不漂亮的雞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於,他是屬於偶像流行樂的,我對他的問題於電影,就像我對偶像流行樂的問題之於音樂,不清楚的可以找有點有關他的資料看看)。
唉,你說我不是正自我投射進Hi-Fi裡面嗎?
喜歡書名,但不知怎樣,好像投入不來。
我很喜歡High Fidelity,是事實。但如果你問,How to be good是否不如High Fidelity,我想How to be good應該要比High Fidelity要好。即使我尚未看完,作為一個作者,Nick Hornby在How to be good要比在Hi-Fi中成熟,當中主角Katie要處理的問題比要Rob複雜,故事開發出來的空間要比Hi-Fi來得更多。
但我認為,相對新作A Long way down,那四個角色各主的獨白都來得非常有個性,Katie卻尚未跳得出一個寫作慣性;即是Nick Hornby尚未跳出自己個人思路的框框(我正面對的難題啊……),所以,Katie其實很像另一個Rob,一個背景、工作、偏執不同的女版Rob Fleming。
對我說來,我從來都質疑大部份女性的思路會否如此地邏輯性……即是我對角色的思想性格未能肯定。但另一方面,我又對一個女醫生的處境及婚姻難題投入不了。即使說,我是要像一個第三者那樣去看故事如何探討個人道德、婚姻等問題(這就是為何我認為How to be good比起Hi-Fi好,更能看出Nick Hornby的寫作能力)。
但在Hi-Fi,我可以自我投射,不單是因為Rob Fleming是一個男人,而已他是一個偏執狂,而他偏執的地方是在於音樂對人、生活以至愛情的聯繫,而且他一事無成(我沒有說我投射到他愛情失敗者的身份當中!)。
昨天,我看到快為人婦的同事大家姐最喜歡的電影包括《天使愛美麗》,我不禁問了一句:「是否所有文化女孩也會喜歡天使愛美麗?」而昨晚在地鐵,我看到一個OL在看Sex and the City。
想起曾跟一位網友談起,我喜歡Hi-Fi應該是因為自我投射,得到的回覆是就像「就好像女孩子都愛看Bridget Jones's Diary及Sex and the city」。
也許是吧,自以為堅強獨立控制著自己生活的OL自我投射進Sex and the city(通常都不是,香港少夠灑脫夠開放的女人)、自以為笨笨的但又很可愛的中女自我投射進Bridget Jones's Diary(身型像及扮可愛扮笨的比較多,問題是明明是笨人,又要裝笨,笨上加笨,真的有夠笨)。
談起Nick Hornby,我不知那是才能打破心理關口,看回About a boy……同樣改編成電影,Hi-Fi是John Cusack,令你不得不看回原著。About a boy是Hugh Grant,是趕客的(叫雞不是問題,叫不漂亮的雞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在於,他是屬於偶像流行樂的,我對他的問題於電影,就像我對偶像流行樂的問題之於音樂,不清楚的可以找有點有關他的資料看看)。
唉,你說我不是正自我投射進Hi-Fi裡面嗎?
Saturday, March 22, 2008
咕嚕咪
很多時都會有人認為,MTV是搖滾樂之死的幫兇,如果你認為搖滾樂已經死了。
自從影像跟音樂可以直接連繫起上來以後,聽眾們開始改變了。欣賞聲音、欣賞才華以外,還可以欣賞影像。不幸地,人類的第一感觀是眼晴,我們對聲音的美、思想的美的欣賞能力,大大不如視力。
從此影像在唱片工業變得越來越重要,藝人的外型亦變得更重要。我們說的不是on stage形像,那還好,因為去聽live的時候聲浪的控制權在表演者手上,Pete Townshend說他認為聲量是很好的東西,因為人們根本不會去聽你的音樂。而聲量越大就有更大機會可以迫使他們把東西聽進腦裡,所以人們去Live Show時倒用眼晴與耳朵的比例會比較平衡一點。
但平時,他們都比較喜歡用眼晴去欣賞音樂。我不是說大家在聽那些「免費」下載回來的音樂時我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腦螢幕。我問你,你最喜歡的樂手是誰?你喜歡「他/她」的外表嗎?你會想,如果 你的情人/你 的外表能夠跟他/她一樣,你會認為那是上天的恩賜嗎?也再讓我問一句,在你最喜歡的那一首作品裡,最好的地方是甚麼?為甚麼?
我想你答第一條問題根本不用花任何精神,但第二條未必有太多人可以答得到。你答事實又好,你想暪騙我又好,甚至你連自己也暪騙過也好,算了。你是否有認真地用耳朵去聽過每一粒音符,自己最明白不過。
KURUMI擁有一個很引人注目的Music Video,也的確是很賺人熱淚的一個MV。但如果把KURUMI這一首歌的吸引力都歸功於這一個MV,那就對歌曲本身有一點不公平了,哈哈。對極,就只從音樂本身而言,KURUMI都是一首很有能量及感染力的作品,不是那些軟爬爬聽完後情緒沒有半點起伏過的歌。(這又跟音樂類型無關,chill-out的東西也可是掀動得到情緒,只是那是令你情緒變得和諧,重搖滾也有力道十足但動不了人的情況)
或許因為他是一首一百巴仙的流行作品,沒有甚麼高水平的樂器SOLO,也沒有甚麼與別不同的「FEEL」(「有feel」、「正」、「好聽」,是三大必勝皇牌)。
但我想這正正是一條你可以從中想一下甚麼才是很好的流行作品。對,其實這些至比欣賞其他類型的音樂要難。又到舉例(扮勁)時間。想一想有重金屬國歌之稱的Stairway to heaven,你聽到Jimmy Page那活像用結他代替兩條聲帶在對唱的結他solo,你就知道說這首歌的時候你要跟人談些甚麼。當你聽到Tho Who四個團員,在Won't get fooled again中各自把自己的樂器轉化成武器一般地淋漓盡致地揮舞,你又會知道這一首歌好在那一處,不用單單地對人說「正」、「有feel」(不好聽的)。
(那麼又如何可以把一首好像沒有甚麼特别的流行曲吹成一首好的作品?)
KURUMI的旋律起伏及和弦進行都製造出強而有效的張力,情感都被緊緊抓著,等待釋放,這種緊張與放鬆,就是旋律自身的節奏感(你甚至可以嘗試聽聽那一句使你被抓著,那一句把你放開)。這種節奏感可能使你覺得不太留暢(但留意Kurumi的主歌的上下起伏是很流暢的,倒是副歌同一句中的音符很多都重覆多遍),但我想能夠掀動情緒的流行樂會比只富娛樂性的更加珍貴。這可以是很簡單的做法,但永遠都是那樣地有效,永遠地令人欲罷不能。
還有那個漂亮得要死的outro/coda,我一時間想不到Mr.Children曾經有過更漂亮的outro……真的,有嗎?好像沒有……
沒有PV的KURUMI一對漂亮,一樣動人。這一首其實就是把情感融入旋律中的最佳示範。當然,你可以說它沒有特色,平平無奇,你用這一個角度去看當然也可以,「隨你的便」。
自從影像跟音樂可以直接連繫起上來以後,聽眾們開始改變了。欣賞聲音、欣賞才華以外,還可以欣賞影像。不幸地,人類的第一感觀是眼晴,我們對聲音的美、思想的美的欣賞能力,大大不如視力。
從此影像在唱片工業變得越來越重要,藝人的外型亦變得更重要。我們說的不是on stage形像,那還好,因為去聽live的時候聲浪的控制權在表演者手上,Pete Townshend說他認為聲量是很好的東西,因為人們根本不會去聽你的音樂。而聲量越大就有更大機會可以迫使他們把東西聽進腦裡,所以人們去Live Show時倒用眼晴與耳朵的比例會比較平衡一點。
但平時,他們都比較喜歡用眼晴去欣賞音樂。我不是說大家在聽那些「免費」下載回來的音樂時我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腦螢幕。我問你,你最喜歡的樂手是誰?你喜歡「他/她」的外表嗎?你會想,如果 你的情人/你 的外表能夠跟他/她一樣,你會認為那是上天的恩賜嗎?也再讓我問一句,在你最喜歡的那一首作品裡,最好的地方是甚麼?為甚麼?
我想你答第一條問題根本不用花任何精神,但第二條未必有太多人可以答得到。你答事實又好,你想暪騙我又好,甚至你連自己也暪騙過也好,算了。你是否有認真地用耳朵去聽過每一粒音符,自己最明白不過。
KURUMI擁有一個很引人注目的Music Video,也的確是很賺人熱淚的一個MV。但如果把KURUMI這一首歌的吸引力都歸功於這一個MV,那就對歌曲本身有一點不公平了,哈哈。對極,就只從音樂本身而言,KURUMI都是一首很有能量及感染力的作品,不是那些軟爬爬聽完後情緒沒有半點起伏過的歌。(這又跟音樂類型無關,chill-out的東西也可是掀動得到情緒,只是那是令你情緒變得和諧,重搖滾也有力道十足但動不了人的情況)
或許因為他是一首一百巴仙的流行作品,沒有甚麼高水平的樂器SOLO,也沒有甚麼與別不同的「FEEL」(「有feel」、「正」、「好聽」,是三大必勝皇牌)。
但我想這正正是一條你可以從中想一下甚麼才是很好的流行作品。對,其實這些至比欣賞其他類型的音樂要難。又到舉例(扮勁)時間。想一想有重金屬國歌之稱的Stairway to heaven,你聽到Jimmy Page那活像用結他代替兩條聲帶在對唱的結他solo,你就知道說這首歌的時候你要跟人談些甚麼。當你聽到Tho Who四個團員,在Won't get fooled again中各自把自己的樂器轉化成武器一般地淋漓盡致地揮舞,你又會知道這一首歌好在那一處,不用單單地對人說「正」、「有feel」(不好聽的)。
(那麼又如何可以把一首好像沒有甚麼特别的流行曲吹成一首好的作品?)
KURUMI的旋律起伏及和弦進行都製造出強而有效的張力,情感都被緊緊抓著,等待釋放,這種緊張與放鬆,就是旋律自身的節奏感(你甚至可以嘗試聽聽那一句使你被抓著,那一句把你放開)。這種節奏感可能使你覺得不太留暢(但留意Kurumi的主歌的上下起伏是很流暢的,倒是副歌同一句中的音符很多都重覆多遍),但我想能夠掀動情緒的流行樂會比只富娛樂性的更加珍貴。這可以是很簡單的做法,但永遠都是那樣地有效,永遠地令人欲罷不能。
還有那個漂亮得要死的outro/coda,我一時間想不到Mr.Children曾經有過更漂亮的outro……真的,有嗎?好像沒有……
沒有PV的KURUMI一對漂亮,一樣動人。這一首其實就是把情感融入旋律中的最佳示範。當然,你可以說它沒有特色,平平無奇,你用這一個角度去看當然也可以,「隨你的便」。
Friday, March 21, 2008
I'm not there
甚麼是真實?
我想很多人都希望知道甚麼是真實,但沒有太多人能夠放膽地去追求真實。
我不在那裡。Bob Dylan由一個偽裝者、祟拜者(Bob Dylan到醫院探訪Woody Guthrie時沒有那麼年輕,那是用年紀及膚色去表述他的心理及精神狀態吧),到開始追求世代、現實、社會的真實,到最後奮力爭脫一切去回歸自我。那就像一個追求真實者的道路,但我們很多時連第一個階段都走不過,而當你可以走到去第二階段時,你已經是一個為世所推崇的人,成為世代之音。
當你走到第三階段,跟本沒有人會明白你,因為世人都太膚淺,你會成為背叛者。
事實就是如此,沒有人願意去承認一個男人與一個「八婆」是有分別。因為我們要「真實」,我們以為男人的陽具與「八婆」的「三點」都是表象,真實是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應該平等、應該有著相同的評價、同樣地受尊重。有人用虛偽的真實去粉飾自我,把自我埋藏起來。
我們跟本就不同,在別扭甚麼?
在音樂上他是背叛者,在私生活上他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大話者,因為我們會給予自己一個角色、旁人又會給予你一個角色。當你對自己的角色開始覺得索然無味,而你又討厭自己像馬戲團裡的動物一樣被旁人安排你的每一句說話、每一個反應、你的每一步、以至你的興趣、事業,而你開始要掙脫,你便注定了會被看成一個不諳世故、離經叛道之人。
而你的新角色是瘋子。人們跟本就不懂去面對自我,就更不用說有胸襟去讓別人釋放出自我。
"You just want me to say what you want me to say"
不是嗎?想一想你的父母、你的上司、甚至你的朋友、甚至你自己,我們很多時都不容許或討厭不認識的、認識的人、自己說一些不在你預期、想像中的說話。因為那不是你的角色應該要說的話,對嗎?我們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你被安排在那一個角色之中,我們也可以誰都不是,沒有自己的話我們還可以是誰?
真實就是你自己。
然後?
我想很多人都希望知道甚麼是真實,但沒有太多人能夠放膽地去追求真實。
我不在那裡。Bob Dylan由一個偽裝者、祟拜者(Bob Dylan到醫院探訪Woody Guthrie時沒有那麼年輕,那是用年紀及膚色去表述他的心理及精神狀態吧),到開始追求世代、現實、社會的真實,到最後奮力爭脫一切去回歸自我。那就像一個追求真實者的道路,但我們很多時連第一個階段都走不過,而當你可以走到去第二階段時,你已經是一個為世所推崇的人,成為世代之音。
當你走到第三階段,跟本沒有人會明白你,因為世人都太膚淺,你會成為背叛者。
事實就是如此,沒有人願意去承認一個男人與一個「八婆」是有分別。因為我們要「真實」,我們以為男人的陽具與「八婆」的「三點」都是表象,真實是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應該平等、應該有著相同的評價、同樣地受尊重。有人用虛偽的真實去粉飾自我,把自我埋藏起來。
我們跟本就不同,在別扭甚麼?
在音樂上他是背叛者,在私生活上他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大話者,因為我們會給予自己一個角色、旁人又會給予你一個角色。當你對自己的角色開始覺得索然無味,而你又討厭自己像馬戲團裡的動物一樣被旁人安排你的每一句說話、每一個反應、你的每一步、以至你的興趣、事業,而你開始要掙脫,你便注定了會被看成一個不諳世故、離經叛道之人。
而你的新角色是瘋子。人們跟本就不懂去面對自我,就更不用說有胸襟去讓別人釋放出自我。
"You just want me to say what you want me to say"
不是嗎?想一想你的父母、你的上司、甚至你的朋友、甚至你自己,我們很多時都不容許或討厭不認識的、認識的人、自己說一些不在你預期、想像中的說話。因為那不是你的角色應該要說的話,對嗎?我們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你被安排在那一個角色之中,我們也可以誰都不是,沒有自己的話我們還可以是誰?
真實就是你自己。
然後?
Sunday, March 09, 2008
最好的HOME
很多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會有一個感悟:「音樂很神奇!」
當然,要解釋聽覺為何會比其他四感來得更容易掀動人的情緒並不容易。不過要解釋音樂如何製造這種神奇的魔力,其實就簡單得多。
音樂的魔力源自製造情緒,而情緒是源自expected與unexpected。和諧的情緒來自expected,激烈的情緒來自unexpected,這一個基本上不單單是音樂的基本教條,所有的溝通媒介也是如此。我們要跟人溝通順利會說一些別人明白、預期的說話,要令人的情緒出現波動(笑、哭、憤怒,以至所謂的「O嘴」)則要說一些預料以外的說話。電影、文學等等,也是如此。
一首音樂作品要製造情緒,最簡單就是用反覆(repetition)、變化(variation)及對照(contrast),而流行樂作品要令大眾接受,就是要用中找到expected與unexpected的平衡,因此verse and chorus form大行其道,aababb更是流行樂最常見的曲式,因為當中的反覆變化與相照最適合大眾,不會因過於重覆變得可以預期要令人沉悶,又不會因為過於多對照變化而令人覺得混亂要難以跟隨。
我不會說HOME不好聽或如何不破舊立新。事實HOME從音樂技巧上或音樂語言上,是最成熟最完整的表現或表演,而我亦不會要求一隊主流流行樂隊走去大玩實驗性音樂。只不過,除了個別曲目,感覺上整張唱片都是非常平坦,起承合而不轉,這個情況在個別曲目當中猶以track8來得最明顯,,但即使從唱片角度去看,亦然。
可能只是個人口味(但我一直深信要評論觀點必然要主觀,只要有客觀理據就可以),但太和諧的話實在令人缺乏耐性。HOME在我聽來,是一張很和諧的唱片,和諧得即使我戴著耳筒也不能專心去聽。不過,起碼我已經接受了PIANO MAN。我以往也很不喜歡它,因為我不希望MC鑽進這種Big Band Jazz之中,我不希望MC的音樂是純粹的音樂性而失去人性。不過,PIANO MAN卻始終是唱片中可貴地比較富刺激性及玩味的作品,起碼我連半點要skip的意圖也沒有,起碼掀起聽者愉悅躍躍欲動的情緒。
這個已經不是「懂不懂」的問題,一支十多年賣片無數的樂隊,一個學院派樂理根底深厚的監製,這完全是取向、心態與想法的關係,而這才是令我最感到有點不安的原因。
最喜歡的曲目是1, 6, 10(1如果肯再發展下去,跟本就是應該由鈴木一段快鼓由intro轉入第一段verse的硬搖滾),2, 4, 9也不錯,仍然對12沒有感覺。
當然,要解釋聽覺為何會比其他四感來得更容易掀動人的情緒並不容易。不過要解釋音樂如何製造這種神奇的魔力,其實就簡單得多。
音樂的魔力源自製造情緒,而情緒是源自expected與unexpected。和諧的情緒來自expected,激烈的情緒來自unexpected,這一個基本上不單單是音樂的基本教條,所有的溝通媒介也是如此。我們要跟人溝通順利會說一些別人明白、預期的說話,要令人的情緒出現波動(笑、哭、憤怒,以至所謂的「O嘴」)則要說一些預料以外的說話。電影、文學等等,也是如此。
一首音樂作品要製造情緒,最簡單就是用反覆(repetition)、變化(variation)及對照(contrast),而流行樂作品要令大眾接受,就是要用中找到expected與unexpected的平衡,因此verse and chorus form大行其道,aababb更是流行樂最常見的曲式,因為當中的反覆變化與相照最適合大眾,不會因過於重覆變得可以預期要令人沉悶,又不會因為過於多對照變化而令人覺得混亂要難以跟隨。
我不會說HOME不好聽或如何不破舊立新。事實HOME從音樂技巧上或音樂語言上,是最成熟最完整的表現或表演,而我亦不會要求一隊主流流行樂隊走去大玩實驗性音樂。只不過,除了個別曲目,感覺上整張唱片都是非常平坦,起承合而不轉,這個情況在個別曲目當中猶以track8來得最明顯,,但即使從唱片角度去看,亦然。
可能只是個人口味(但我一直深信要評論觀點必然要主觀,只要有客觀理據就可以),但太和諧的話實在令人缺乏耐性。HOME在我聽來,是一張很和諧的唱片,和諧得即使我戴著耳筒也不能專心去聽。不過,起碼我已經接受了PIANO MAN。我以往也很不喜歡它,因為我不希望MC鑽進這種Big Band Jazz之中,我不希望MC的音樂是純粹的音樂性而失去人性。不過,PIANO MAN卻始終是唱片中可貴地比較富刺激性及玩味的作品,起碼我連半點要skip的意圖也沒有,起碼掀起聽者愉悅躍躍欲動的情緒。
這個已經不是「懂不懂」的問題,一支十多年賣片無數的樂隊,一個學院派樂理根底深厚的監製,這完全是取向、心態與想法的關係,而這才是令我最感到有點不安的原因。
最喜歡的曲目是1, 6, 10(1如果肯再發展下去,跟本就是應該由鈴木一段快鼓由intro轉入第一段verse的硬搖滾),2, 4, 9也不錯,仍然對12沒有感覺。
Friday, February 29, 2008
Where's your home?
"Listen to Tommy with a candle burning and you will see your entire future."
Almost Famous是一套有關搖滾樂的電影。從電影當中,你可以看出搖滾樂的真面目,可以看出搖滾樂的虛偽面目,或許陰暗面都被粉飾過去,但Sex, Drug, Rock 'n' Roll也總算嗅出了一點味道。電影中有很多提到諸如The Who(包括姐姐說:Listen to Tommy with a candle burning and you will see your entire future)、David Bowie、Led Zeppelin、Lou Reed、Iggy Pop……等等等等的場面。
但無可爭議,Stillwater成員 + Band Aid + 男主角合唱Elton John的Tiny Dancer才是全片最扣人心弦的一段。(比高潮更加令人激動)
為甚麼音樂如此重要,為甚麼搖滾樂是如此重要,這兩分半鐘不用說教、不用剖析,請張開眼晴,請張開耳朵,一起去感受,我們是依靠甚麼去支持我們的生活。
You are home.
Almost Famous是一套有關搖滾樂的電影。從電影當中,你可以看出搖滾樂的真面目,可以看出搖滾樂的虛偽面目,或許陰暗面都被粉飾過去,但Sex, Drug, Rock 'n' Roll也總算嗅出了一點味道。電影中有很多提到諸如The Who(包括姐姐說:Listen to Tommy with a candle burning and you will see your entire future)、David Bowie、Led Zeppelin、Lou Reed、Iggy Pop……等等等等的場面。
但無可爭議,Stillwater成員 + Band Aid + 男主角合唱Elton John的Tiny Dancer才是全片最扣人心弦的一段。(比高潮更加令人激動)
為甚麼音樂如此重要,為甚麼搖滾樂是如此重要,這兩分半鐘不用說教、不用剖析,請張開眼晴,請張開耳朵,一起去感受,我們是依靠甚麼去支持我們的生活。
You are home.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Talk about the 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
即使你冇listen,當然都要hear下。個List係由某一班樂評從1955年至2005年的唱片中選出來的。
已擁有的 - 15
1960s - 2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The Who - Tommy
1970s - 6
The Who - Who's Next
David Bowie - Hunky Dory
Lou Reed - Transformer
David Bowie -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Pink Floyd - Dark Side Of The Moon
The Clash - London Calling
1990s - 7
Suede - Suede
Oasis - Definitely Maybe
Suede - Dog Man Star
Oasis - What's the Story(Morning Glory)
Blur - Blur
Radiohead - OK Computer
The Verve - Urban Hymns
在購買名單中 - 17
1960s - 6
Bob Dylan -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Bob Dylan - Highway 61 revisited
The Who - My Generation
Bob Dylan - Blonde on Blonde
The Who - The Who Sell Out
The Velvet Undergound - White Light/White Heat
1970s - 6
The Who - Live at Leeds
David Bowie - Aladdin Sane
Marvin Gaye - Let's Get It On
Bruce Springsteen - Born To Run
David Bowie - 'Heroes'
Iggy Pop - Lust For Life
1980s - 1
Pretenders - Pretenders
1990s - 4
Nirvana - Nevermind
Blur - Modern Life is Rubbish
Pulp - Different Class
Pulp - This is Hardcore
有人送就最好的 - 38
1960s - 11
Joan Baez - Joan Baez
Bob Dylan - Freewheelin'
The Beatles - Revolver
Nico - Chelsea Girl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The Doors - The Doors
Jimi Hendrix - Are You Experienced?
The Beatles - The White Album
Led Zeppelin – Led Zeppelin
Led Zeppelin – II
The Stooges – The Stooges
1970s - 15
Led Zeppelin – III
The Stooges – Fun House
Led Zeppelin – IV [aka Untitled / aka Four Symbols]
T.Rex – Electric Warrior
T.Rex – Slider
Al Green– Let’s Stay Together
Lou Reed - Berlin
Iggy & the Stooges – Raw Power
Queen – II
Queen – Sheer Heart Attack
Queen – A Night at the Opera
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The Ramones – The Ramones (1st Album)
Iggy Pop - The Idiot
Elvis Costello - My Aim is True
1980s - 1
Def Leppard – Hysteria
1990s - 8
Nirvana – 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
Supergrass – I Should Coco
Radiohead - The Bends
The Verve – A Northern Soul
Beck – Odelay
The Charlatans – Tellin’ Stories
Air – Moon Safari
Red Hot Chili Peppers – Californication
2000s - 3
Air – Virgin Suicides: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Gorillaz – Gorillaz
Franz Ferdinand – Franz Ferdinand
已擁有的 - 15
1960s - 2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The Who - Tommy
1970s - 6
The Who - Who's Next
David Bowie - Hunky Dory
Lou Reed - Transformer
David Bowie -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Pink Floyd - Dark Side Of The Moon
The Clash - London Calling
1990s - 7
Suede - Suede
Oasis - Definitely Maybe
Suede - Dog Man Star
Oasis - What's the Story(Morning Glory)
Blur - Blur
Radiohead - OK Computer
The Verve - Urban Hymns
在購買名單中 - 17
1960s - 6
Bob Dylan -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Bob Dylan - Highway 61 revisited
The Who - My Generation
Bob Dylan - Blonde on Blonde
The Who - The Who Sell Out
The Velvet Undergound - White Light/White Heat
1970s - 6
The Who - Live at Leeds
David Bowie - Aladdin Sane
Marvin Gaye - Let's Get It On
Bruce Springsteen - Born To Run
David Bowie - 'Heroes'
Iggy Pop - Lust For Life
1980s - 1
Pretenders - Pretenders
1990s - 4
Nirvana - Nevermind
Blur - Modern Life is Rubbish
Pulp - Different Class
Pulp - This is Hardcore
有人送就最好的 - 38
1960s - 11
Joan Baez - Joan Baez
Bob Dylan - Freewheelin'
The Beatles - Revolver
Nico - Chelsea Girl
The Beatles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The Doors - The Doors
Jimi Hendrix - Are You Experienced?
The Beatles - The White Album
Led Zeppelin – Led Zeppelin
Led Zeppelin – II
The Stooges – The Stooges
1970s - 15
Led Zeppelin – III
The Stooges – Fun House
Led Zeppelin – IV [aka Untitled / aka Four Symbols]
T.Rex – Electric Warrior
T.Rex – Slider
Al Green– Let’s Stay Together
Lou Reed - Berlin
Iggy & the Stooges – Raw Power
Queen – II
Queen – Sheer Heart Attack
Queen – A Night at the Opera
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The Ramones – The Ramones (1st Album)
Iggy Pop - The Idiot
Elvis Costello - My Aim is True
1980s - 1
Def Leppard – Hysteria
1990s - 8
Nirvana – 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
Supergrass – I Should Coco
Radiohead - The Bends
The Verve – A Northern Soul
Beck – Odelay
The Charlatans – Tellin’ Stories
Air – Moon Safari
Red Hot Chili Peppers – Californication
2000s - 3
Air – Virgin Suicides: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Gorillaz – Gorillaz
Franz Ferdinand – Franz Ferdinand
Monday, February 18, 2008
I'm just a person
Bob Dylan第一次去日本宣傳,1978年,呢段對話笑死……
Dylan : Well, I'm not a god of folk songs.
Translater: Then, who... then what are you?
Dylan : I'm just a person.
Bob Dylan唔單止成日俾傳媒標籤做「搖滾詩人」,最有趣係佢原來係九十年代已經被認可成為諾貝爾文學將既候選人(聽聞自1996年以後,有一位文學教授每 一年都會提名Bob Dylan,而每一年文學獎都會由被提名出黎約二百個候選人入面選5個出黎,再從5個入面選出得獎,但決選既5人名單50年之內都唔會被公開)。
"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welcome the poet laureate of rock 'n' roll. The voice of the promise of the 60's counterculture. The guy who forced folk into bed with rock. Who donned makeup in the 70's and disappeared into a haze of substance abuse. Who emerged to find Jesus. Who was written off as a has-been by the end of the 80's, and who suddenly shifted gears releasing some of the strongest music of his career beginning in the late 90's. Ladies and gentlemen - Columbia recording artist Bob Dylan!"
Friday, February 08, 2008
DISCOVERY
嘿,談的不是歌曲DISCOVERY,也不是大碟DISCOVERY。
是沒有終結的旅程。
就像一般面試、演講,入正題之前通常也會找點無聊話題又似乎根正文有關的東西打混,讓我們先談一談這一首歌的譯名。簡單來說普遍的譯名有兩個,《無盡的旅程》或《沒有終結的旅程》。我不懂日語,但我想也明顯地後者是一個比較按字直譯的譯法,沒有因應語法差異去調整過的譯名。比較粗糙,但我卻比較喜歡這一個比較粗糙的譯名。原因是,「無盡」似乎沒有「開始」的意味(雖然不可能沒有),但「沒有終結」卻暗暗地引申到「開始」:提出了「終結」,就令人想起「開始」。
文字遊戲而已。不過,這一首「沒有終結的旅程」,是我自己的「沒有終結的旅程」的「開始」,是實話來的。
音樂對我來說,可能是毫不重要,如果你把音樂從我的人生中剔除,我是不會死掉的,我也不會說我的人生不可以沒有音樂,我甚至不是一個甚麼樂迷;我比較大量地主動吸收音樂的時間應該不足兩年,那時的我可能會買一片屬於一個我不太熟識的歌手/樂隊的唱片,但那是很久沒有幹過的事。因此從我開始會自掏荷包買唱片的第一天(13、14歲)到現在(26),CD架上的唱片只是一百多一點,一年買不到十張,一個月還沒有一張。我……我……我……還有我……其實我……
先不談我。
流行樂於我(!)到底是甚麼?有時是一種娛樂,但比較多時間不是,顯而易見聽一張唱片並不會比彈女同學的bra帶有趣(我沒有幹過),而且那是很花時間的,所以我們普遍都很喜歡播著唱片(現在大家都比較喜歡聽音質差很多的mp3,128kbps)幹其他事,慢慢地,聽歌只是一種「背景聲」,「志在有d聲唔好咁靜」。其實「聽」音樂並不是一種很有趣味性的娛樂,只是因為容易執行而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娛樂而已。
我要說的是,在這一首「沒有終結的旅程」沒有觸動到我以前,我應該是一個甚麼都不會想不會去思考的人。是認真的,當然我說不出日子,但年份我也清楚,是在我19歲的那一年。因為,當你一直在質問自己的人生為何是如此混帳又混噩,不知十九年來幹過了些甚麼,然後你發現了一首歌,除了背景那一片欲流卻不動的弦樂,結他、低音結他、鼓、主音都是一直步履躝跚地一步一步前進,要用力卻無力,最終卻一直咬緊牙關前進,那就仿似在唱出了你的心情、你的人生。然後,你發現你的這一個人生,原來還有一點點意義,有一件事你是永遠也可以去做的,因為它是無盡的、沒有終結的,你永遠可以去思考自我,永遠可以去使自己變得更了解自己、去追尋更多的自己,即使你一事無成、沒錢沒車沒樓,更慘的是沒有女人(其實有女人才最慘),但這些根本不是自我的價值所在,最重要的是可以在自我的發現之旅上繼續前進。
喂,我們不是都說音樂是會感動人的嗎?除了聽shirushi後為十九幾歲的媽媽掉眼淚(萬分抱歉,我絕對不會),想多一點不太過份吧。你要我說句老實話的話,Mr.Children的音樂某方面來看其實是有一點很不足的地方,音樂上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啓發性,因為基本上MC所做的都是別人做過的事,而且不太統一。你聽完MC的音樂以後,也難說會突然希望拿起結他,去幹一點就像Mr.Children那樣子的音樂,因為你很難說出MC的特有風格,而這正正是為其麼櫻井能夠直截痛快的說MC的音樂是POP。
就是因為Mr.Children的音樂是缺乏了一種標誌性的創意及革新,基本上要模仿他們的風格,少了點才華能力的話其實也很容易爛掉的(我覺得台灣已經爛了一個,雖然聞名遐邇,但聽起來實在……)。時有聽聞,如果要比較MC的風格跟誰相像,很多時被指出的都會是Elvis Costello,一個沒有創新卻把所有過去的舊有元素吸納在用於自己的特有玩味(歌詞的文字遊戲/玩味十足的形像)的「鬼才」。同樣地,Mr.Children對於我來說,其獨特及推不倒的獨點是,那種情感及思想上的啟發性。沒有「沒有終結的旅程」,今天的我未必一樣,而這就是Mr.Children對於我的重要性。他們的音樂風格未必是larger than life,但這一點卻是很多才華橫溢的音樂人也未必能夠做到的。
只是好聽的「靡靡之音」算得上甚麼?挑。
是沒有終結的旅程。
就像一般面試、演講,入正題之前通常也會找點無聊話題又似乎根正文有關的東西打混,讓我們先談一談這一首歌的譯名。簡單來說普遍的譯名有兩個,《無盡的旅程》或《沒有終結的旅程》。我不懂日語,但我想也明顯地後者是一個比較按字直譯的譯法,沒有因應語法差異去調整過的譯名。比較粗糙,但我卻比較喜歡這一個比較粗糙的譯名。原因是,「無盡」似乎沒有「開始」的意味(雖然不可能沒有),但「沒有終結」卻暗暗地引申到「開始」:提出了「終結」,就令人想起「開始」。
文字遊戲而已。不過,這一首「沒有終結的旅程」,是我自己的「沒有終結的旅程」的「開始」,是實話來的。
音樂對我來說,可能是毫不重要,如果你把音樂從我的人生中剔除,我是不會死掉的,我也不會說我的人生不可以沒有音樂,我甚至不是一個甚麼樂迷;我比較大量地主動吸收音樂的時間應該不足兩年,那時的我可能會買一片屬於一個我不太熟識的歌手/樂隊的唱片,但那是很久沒有幹過的事。因此從我開始會自掏荷包買唱片的第一天(13、14歲)到現在(26),CD架上的唱片只是一百多一點,一年買不到十張,一個月還沒有一張。我……我……我……還有我……其實我……
先不談我。
流行樂於我(!)到底是甚麼?有時是一種娛樂,但比較多時間不是,顯而易見聽一張唱片並不會比彈女同學的bra帶有趣(我沒有幹過),而且那是很花時間的,所以我們普遍都很喜歡播著唱片(現在大家都比較喜歡聽音質差很多的mp3,128kbps)幹其他事,慢慢地,聽歌只是一種「背景聲」,「志在有d聲唔好咁靜」。其實「聽」音樂並不是一種很有趣味性的娛樂,只是因為容易執行而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娛樂而已。
我要說的是,在這一首「沒有終結的旅程」沒有觸動到我以前,我應該是一個甚麼都不會想不會去思考的人。是認真的,當然我說不出日子,但年份我也清楚,是在我19歲的那一年。因為,當你一直在質問自己的人生為何是如此混帳又混噩,不知十九年來幹過了些甚麼,然後你發現了一首歌,除了背景那一片欲流卻不動的弦樂,結他、低音結他、鼓、主音都是一直步履躝跚地一步一步前進,要用力卻無力,最終卻一直咬緊牙關前進,那就仿似在唱出了你的心情、你的人生。然後,你發現你的這一個人生,原來還有一點點意義,有一件事你是永遠也可以去做的,因為它是無盡的、沒有終結的,你永遠可以去思考自我,永遠可以去使自己變得更了解自己、去追尋更多的自己,即使你一事無成、沒錢沒車沒樓,更慘的是沒有女人(其實有女人才最慘),但這些根本不是自我的價值所在,最重要的是可以在自我的發現之旅上繼續前進。
喂,我們不是都說音樂是會感動人的嗎?除了聽shirushi後為十九幾歲的媽媽掉眼淚(萬分抱歉,我絕對不會),想多一點不太過份吧。你要我說句老實話的話,Mr.Children的音樂某方面來看其實是有一點很不足的地方,音樂上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啓發性,因為基本上MC所做的都是別人做過的事,而且不太統一。你聽完MC的音樂以後,也難說會突然希望拿起結他,去幹一點就像Mr.Children那樣子的音樂,因為你很難說出MC的特有風格,而這正正是為其麼櫻井能夠直截痛快的說MC的音樂是POP。
就是因為Mr.Children的音樂是缺乏了一種標誌性的創意及革新,基本上要模仿他們的風格,少了點才華能力的話其實也很容易爛掉的(我覺得台灣已經爛了一個,雖然聞名遐邇,但聽起來實在……)。時有聽聞,如果要比較MC的風格跟誰相像,很多時被指出的都會是Elvis Costello,一個沒有創新卻把所有過去的舊有元素吸納在用於自己的特有玩味(歌詞的文字遊戲/玩味十足的形像)的「鬼才」。同樣地,Mr.Children對於我來說,其獨特及推不倒的獨點是,那種情感及思想上的啟發性。沒有「沒有終結的旅程」,今天的我未必一樣,而這就是Mr.Children對於我的重要性。他們的音樂風格未必是larger than life,但這一點卻是很多才華橫溢的音樂人也未必能夠做到的。
只是好聽的「靡靡之音」算得上甚麼?挑。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完美男人要過20關
身高 1.78 米或以上 < 頂你,爭三寸
體重 約 80 公斤 < 冇喇
樣貌俊俏 < 唉
中等身材 < 我算唔算
藍眼睛 < 頂
深褐色頭髮 < 黑的
沒有蓄鬚 < 間中留一兩日冇剃
大學畢業 < 中!!!終於開齋!
年收入最少 46萬港元 < 唔好玩啦...
擁有 460萬元房子 < 痴線!
擁有 銀色 BENZ < 呢個反而冇乜野
從未結婚 < 終於中第二個
從未有過小孩 < 係呀係呀係呀
歷來性伴侶不超過 6 人 < 關你叉事
談過3場認真的戀愛 < 關你叉事
喜歡看電影 < 一般
喜歡外出吃飯 < 其實我真係好唔鍾意搵位同人迫的
不抽煙 < 好野!又中
不愛看足球 < 去仆街啦你
喜歡寵物 < 一dd,我當中半個
你話做好男人幾難。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男與女》 2004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二 【晴】
男:「X,幾十蚊,唔駛咁婆媽啦,下次你請囉咁。」
女:「即係我唔係話小氣呀,我唔係話為左五蚊記到而家呀,I mean,做人咁樣唔得架喎,你咁好似搵緊我著數囉,我真係唔係話為左五蚊囉,我不嬲都唔會斤斤計較,我只係想你知道做人唔可以咁唔清唔楚。」
我:「咁,你係咪即係仲記住個五蚊先?」
----------
男:「哦,冇所謂,一齊做囉,有乜所謂丫,我AL三條C好巴閉咩你估,咪又係X撞返黎。」
女:「Well, 你明唔明呀?唔係我睇唔起人呀,你都知我唔係咁既人黎架?You know?我唔係話我三條B睇唔起你三條C呀,但係,你做乜要群埋d三條E既人到?我唔係話乜,但你明唔明個Situation係點?Anyway,我淨 係想話俾你知,David約我禮拜六去睇戲,佢三條A既囉。」
我:「哦。」
----------
男:「人工少?捱捱下可能會有好轉呢,而家咁既環境,希望在明天丫嘛,總之努力工作係啦。」
女(手執Prada):「我唔係話貪錢呀,你知我都唔係貪錢既人黎。但你明唔明姐?Winnie個男朋友U grad出黎有30K人工囉。我唔係話拎你黎同人compare,唔係話要face呀,我唔係話要你好top,只係唔想身邊果個at the bottom咋。你都要睇諒下我,我都有感覺架。丫,By the way,David今晚約我去食飯,我有冇同你講佢最近加左人工,搵50k per month,what do you think?」
我:「你扯吧啦。」
----------
OKOK,I know what you think, 我唔係話有性別歧視, 我只係覺得funny,女仔比男仔多會係咁。有時女仔……OK,有時人係會好常冇睇清楚自己既行為同性格,但又label一個漂亮好多既identity 俾自己,總之係成日唔會正視自己。你見女仔嗌口號係多過男仔—「我要做女強人!」「我要做現代女性!」「我係好堅強既!」。It's as simple as that。By the way, 點解我突然係咁中英夾雜架呢(仲要打英文用句號!)?I don't know, maybe要扮U仔啦, you know。
黎,又黎邏輯堂。我話some,冇話all,唔好同我講「唔係全部女仔都係咁」「你班仆街男人都係咁」黎同我拗,其實你真係講得0岩,因為我都冇 咁講過,唔好上我綱上我線。(不過,不如大家一齊又審視下,你話自己唔小氣唔貪錢唔會睇人唔起前,係咪其實都只係自己得個up字。)
仲有,唔好話我講完又要縮,我真係冇講過全部女仔係咁呀下。我淨係,想與各位有共鳴既男性一齊慘然一笑。
丫,知唔知乜係男與女?其實係叉雞&拉柴既碟名。
題外話,呢篇野係睇完報紙後有感。
女:「即係我唔係話小氣呀,我唔係話為左五蚊記到而家呀,I mean,做人咁樣唔得架喎,你咁好似搵緊我著數囉,我真係唔係話為左五蚊囉,我不嬲都唔會斤斤計較,我只係想你知道做人唔可以咁唔清唔楚。」
我:「咁,你係咪即係仲記住個五蚊先?」
----------
男:「哦,冇所謂,一齊做囉,有乜所謂丫,我AL三條C好巴閉咩你估,咪又係X撞返黎。」
女:「Well, 你明唔明呀?唔係我睇唔起人呀,你都知我唔係咁既人黎架?You know?我唔係話我三條B睇唔起你三條C呀,但係,你做乜要群埋d三條E既人到?我唔係話乜,但你明唔明個Situation係點?Anyway,我淨 係想話俾你知,David約我禮拜六去睇戲,佢三條A既囉。」
我:「哦。」
----------
男:「人工少?捱捱下可能會有好轉呢,而家咁既環境,希望在明天丫嘛,總之努力工作係啦。」
女(手執Prada):「我唔係話貪錢呀,你知我都唔係貪錢既人黎。但你明唔明姐?Winnie個男朋友U grad出黎有30K人工囉。我唔係話拎你黎同人compare,唔係話要face呀,我唔係話要你好top,只係唔想身邊果個at the bottom咋。你都要睇諒下我,我都有感覺架。丫,By the way,David今晚約我去食飯,我有冇同你講佢最近加左人工,搵50k per month,what do you think?」
我:「你扯吧啦。」
----------
OKOK,I know what you think, 我唔係話有性別歧視, 我只係覺得funny,女仔比男仔多會係咁。有時女仔……OK,有時人係會好常冇睇清楚自己既行為同性格,但又label一個漂亮好多既identity 俾自己,總之係成日唔會正視自己。你見女仔嗌口號係多過男仔—「我要做女強人!」「我要做現代女性!」「我係好堅強既!」。It's as simple as that。By the way, 點解我突然係咁中英夾雜架呢(仲要打英文用句號!)?I don't know, maybe要扮U仔啦, you know。
黎,又黎邏輯堂。我話some,冇話all,唔好同我講「唔係全部女仔都係咁」「你班仆街男人都係咁」黎同我拗,其實你真係講得0岩,因為我都冇 咁講過,唔好上我綱上我線。(不過,不如大家一齊又審視下,你話自己唔小氣唔貪錢唔會睇人唔起前,係咪其實都只係自己得個up字。)
仲有,唔好話我講完又要縮,我真係冇講過全部女仔係咁呀下。我淨係,想與各位有共鳴既男性一齊慘然一笑。
丫,知唔知乜係男與女?其實係叉雞&拉柴既碟名。
題外話,呢篇野係睇完報紙後有感。
2005 年 6 月 30 日 星期四 【晴】
人都很害怕寂寞。
人是群居的動物,大家身邊都有很多人。要找個人促膝攀談,走街上混上一天,可能不太難,很多時撥一個電話已經可以。
但有時,要真正的填補寂寞,似乎需要更多一點。
需要一個人,有人喜歡稱這個人做另一半。
但事情有時好像比較複雜。
到底這個另一半是否真的能填補自己心靈的空虛?
他很愛你,你很愛他,很好。你不斷強調自己很愛他,儘你一切能力去討好他,我們都聽到、看到。
他對你很好,你又對他很好,活像一對模範情侶。
對,你一直拉著他的心,亦一直交出你的心,你知道你一直很努力。
但兩顆心是否真的貼在一起?你可能更清楚。
你甚至不知道他在想甚麼,連溝通也成了問題;你在他面前要故作嬌嗔,他看著你的時候就像看著外母大人。
你們的親密,就只限於在街上拖著手,在火車上攬著腰,在沒有人的時候親親嘴。
原來,你們一直認為自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到最後甚至不如你們那對疏離的父母,起碼他們包容著走到這一刻。
你們只是一直勉強地裝起愛侶的模樣。
為的只是抓一個人助你逃離心靈的寂寞。
而且還要失敗了。
實在讓人很迷惘。
還是聽一闕連名字也沒有的詩,心情才可能會好一點吧?
無名詩 詞曲:櫻井和壽 編曲:小林武史 & Mr.Children
-----------------------------------------------------
要是一點點髒了的東西
我會為你一點不剩地全部吃光
Oh Darling 妳是誰
緊握著真實
要是妳對我有所懷疑的話
來把我的喉嚨給切斷吧
Oh Daring 我沒有大腦
給妳那最重要的東西
站在急躁般地的街道
雖然連感情都無法保持Real
在這樣不調和的生活中
偶爾會變得情緒不安吧?
但是Darling 一起煩惱吧
我會為妳奉獻我的一生
依著這顆隨心所欲的心而無法生存的軟弱
是為了誰而繼續活著
要是在不知不覺中築起的自我的牢籠裡掙扎的話
我就是那樣
就算有再怎麼知心的朋友
孤獨的夜晚還是會來臨
Oh Daring這個障礙
一定不會消失的吧
把許多的事作為墊腳石
終於感覺到了 找到了不能失去的東西
妳的動作很是滑稽
讓我也變得溫柔了
Oh Daring 每次見面也給我說夢話
愛絕不是去奪取也不是施與
是發覺時便已存在的東西
一面迎著街道的風 一面唱著歌
把奇怪的Pride給捨棄吧
就從現在起吧
絕望 失望(Down)
生什麼悶氣呢
愛 自由 希望 夢(勇氣)
一定會滾到妳腳下的
墜入這沒有結果而順其自然的戀情
即使有時候傷害了別人
但已不再是要為那些而傷心的時候了
為別人著想 反而成傷
刺痛著自己的心胸
但是
盼望著依著這顆隨心所欲的心而生存下去
人又會再次受傷
要是在不知不覺中築起的自我的牢籠裡掙扎的話
任誰也是一樣 我就是那樣
要表達"愛情"這無形的東西總是很困難的
因此Daring
這首「無名的詩」就永遠奉獻給妳吧
人是群居的動物,大家身邊都有很多人。要找個人促膝攀談,走街上混上一天,可能不太難,很多時撥一個電話已經可以。
但有時,要真正的填補寂寞,似乎需要更多一點。
需要一個人,有人喜歡稱這個人做另一半。
但事情有時好像比較複雜。
到底這個另一半是否真的能填補自己心靈的空虛?
他很愛你,你很愛他,很好。你不斷強調自己很愛他,儘你一切能力去討好他,我們都聽到、看到。
他對你很好,你又對他很好,活像一對模範情侶。
對,你一直拉著他的心,亦一直交出你的心,你知道你一直很努力。
但兩顆心是否真的貼在一起?你可能更清楚。
你甚至不知道他在想甚麼,連溝通也成了問題;你在他面前要故作嬌嗔,他看著你的時候就像看著外母大人。
你們的親密,就只限於在街上拖著手,在火車上攬著腰,在沒有人的時候親親嘴。
原來,你們一直認為自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到最後甚至不如你們那對疏離的父母,起碼他們包容著走到這一刻。
你們只是一直勉強地裝起愛侶的模樣。
為的只是抓一個人助你逃離心靈的寂寞。
而且還要失敗了。
實在讓人很迷惘。
還是聽一闕連名字也沒有的詩,心情才可能會好一點吧?
無名詩 詞曲:櫻井和壽 編曲:小林武史 & Mr.Children
-----------------------------------------------------
要是一點點髒了的東西
我會為你一點不剩地全部吃光
Oh Darling 妳是誰
緊握著真實
要是妳對我有所懷疑的話
來把我的喉嚨給切斷吧
Oh Daring 我沒有大腦
給妳那最重要的東西
站在急躁般地的街道
雖然連感情都無法保持Real
在這樣不調和的生活中
偶爾會變得情緒不安吧?
但是Darling 一起煩惱吧
我會為妳奉獻我的一生
依著這顆隨心所欲的心而無法生存的軟弱
是為了誰而繼續活著
要是在不知不覺中築起的自我的牢籠裡掙扎的話
我就是那樣
就算有再怎麼知心的朋友
孤獨的夜晚還是會來臨
Oh Daring這個障礙
一定不會消失的吧
把許多的事作為墊腳石
終於感覺到了 找到了不能失去的東西
妳的動作很是滑稽
讓我也變得溫柔了
Oh Daring 每次見面也給我說夢話
愛絕不是去奪取也不是施與
是發覺時便已存在的東西
一面迎著街道的風 一面唱著歌
把奇怪的Pride給捨棄吧
就從現在起吧
絕望 失望(Down)
生什麼悶氣呢
愛 自由 希望 夢(勇氣)
一定會滾到妳腳下的
墜入這沒有結果而順其自然的戀情
即使有時候傷害了別人
但已不再是要為那些而傷心的時候了
為別人著想 反而成傷
刺痛著自己的心胸
但是
盼望著依著這顆隨心所欲的心而生存下去
人又會再次受傷
要是在不知不覺中築起的自我的牢籠裡掙扎的話
任誰也是一樣 我就是那樣
要表達"愛情"這無形的東西總是很困難的
因此Daring
這首「無名的詩」就永遠奉獻給妳吧
《獻給明光社 — 她的身體是?》(Her body is...?A Tribute to The Society for Truth and Light) 2005 年 8 月 29 日 星期一 【晴】
電影介紹
開畫日期:今日
落畫日版:與明光社同在
級別:四級
演員:你心目中最美最有氣質的女人
導演:林記
編劇:林記
監製:林記
-----------------------------------------
女主角全身赤裸站著。
女:我的身體?當然是不雅,是淫穢喇!與天下間所有的母親一樣,女人的乳房不堪入目。不是嗎?問一問那明甚麼社吧!
開畫日期:今日
落畫日版:與明光社同在
級別:四級
演員:你心目中最美最有氣質的女人
導演:林記
編劇:林記
監製:林記
-----------------------------------------
女主角全身赤裸站著。
女:我的身體?當然是不雅,是淫穢喇!與天下間所有的母親一樣,女人的乳房不堪入目。不是嗎?問一問那明甚麼社吧!
《永劫回歸》(The Eternal Return of the Same) 2005 年 8 月 29 日 星期一 【晴】
電影介紹
開畫日期:沒有
落畫日版:直至永遠
級別:四級
演員:林記,臨記
導演:林記
編劇:林記
監製:林記
-----------------------------------------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
.
.
開畫日期:沒有
落畫日版:直至永遠
級別:四級
演員:林記,臨記
導演:林記
編劇:林記
監製:林記
-----------------------------------------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林記從地獄高樓頂樓的樓梯口步出,走到邊緣飛身跳下。
著地一刻,一隻站在地上的魔鬼從橫把林記抱著。
他把林記放在地上,隨手摘去了頭顱,張口便咬,把林記的頭顱顴骨以上的地方都咬去了。
其他魔鬼把林記的身體又撕又扯,直止地上只剩血水。
群魔便舉頭望向頂樓。
.
.
.
2005 年 9 月 1 日 星期四 【晴】
朋友。
尋日出左去食飯,一行四人有姐夫同阿短同大粒燊。
從小認識既朋友,直到今日仍然可以全無芥蒂互相關照,實在係太好了。朋友未必係成日同你去蒲去唱k去篤波果個,但真正交心既係邊個自己應該知道。友情係冇形式,只有感覺。
我記得,當年肥偉曾經講過,到我地老左,仲可唔可以幾個阿伯坐係公園一齊鴿下女咁呢?
「嘩!呢個掂!」「呢,咪隔離街米鋪個七頭個孫女囉!咁快就亭亭玉立喇下!」
故事如此結束,就真係太令人哭笑不得。
不過短成真係好那賤格的。
咖啡。
我唔飲啤酒亦唔飲咖啡,有人話呢種苦澀就係人生既味道,識得欣賞呢種味道就識得品味人生。
唔,的確係呀下,人生就應該要有苦澀。如果冇苦澀就唔會知道乜野係甜。有時當人未嚐過真正既苦澀,就會錯誤地追求不切實際既香甜。就係因為知道苦,所以應該更懂得甜係如何難得。
到你終於追求到極甜,可能你到時先覺得太膩了。
又或者,到時你先發現苦中帶甜先真係最能觸動神經既味道。
挑,你講咁多做乜七姐,總之我就唔飲咖啡啦!
謊言。
其實有時人就好容易認為自己既謊言係為其他人好而講。但有時到底係真心為其他人好,定係為左自己好而用為其他人好做為免卻良心責備之用呢?
即係用另一個謊言去掩飾自己講謊言既私心。
雖然我堅信人類係will to mating,不過人家係大師級,will to power,自然係更有道理。
胃。
一切都吞下去吧!朋友的關懷,咖啡的苦,情人的謊言,一口咽下,消化後然後繼續自己既生活。
朋友與咖啡 謊言和胃
by Mr.Children
------------------------------------
唉 從風聲傳聞中聽到了你的事情
說雖然結婚了但是似乎過得不怎麼幸福
但我也一樣有自己得守護的生活 所以也不能為你做些什麼
朋友啊 朋友啊 朋友啊
唉 男人往往又會因為女人而改變
最近和紅茶比起來咖啡喝得多了
因為那個女人抽的煙留在口中的香味
和苦味的咖啡十分的搭配
喝吧 喝吧 喝吧 喝吧
看來我今年的運勢十分的順遂啊
因為在無聊低俗的B級雜誌裡寫到
深信的事情似乎都有實現可能的甜蜜謊言
都盡量試著讓自己去相信了
來 走著瞧吧不管是現在還是世紀末全都是遙遠過去的預言
本來我對基督教就沒有任何的信仰
就算人們說會遭到報應 我還是照樣吃鯨魚海豚肉
悲傷 憎恨 愛戀 溫柔與下流
全都吃下去吧 吞下去吧 咽下去吧
所以啊胃啊 我的胃啊
你得給俺更強韌啊 你得給俺更貪欲啊
不管什麼都要吞食下去 不管什麼都得消化進去
把它全部都變成我的活力吧
所以啊胃啊 我的胃啊
你得給俺更強韌啊 你得給俺更貪欲啊
不管什麼都要吞食下去 不管什麼都得消化進去
把它全部都變成我的筋肉吧
尋日出左去食飯,一行四人有姐夫同阿短同大粒燊。
從小認識既朋友,直到今日仍然可以全無芥蒂互相關照,實在係太好了。朋友未必係成日同你去蒲去唱k去篤波果個,但真正交心既係邊個自己應該知道。友情係冇形式,只有感覺。
我記得,當年肥偉曾經講過,到我地老左,仲可唔可以幾個阿伯坐係公園一齊鴿下女咁呢?
「嘩!呢個掂!」「呢,咪隔離街米鋪個七頭個孫女囉!咁快就亭亭玉立喇下!」
故事如此結束,就真係太令人哭笑不得。
不過短成真係好那賤格的。
咖啡。
我唔飲啤酒亦唔飲咖啡,有人話呢種苦澀就係人生既味道,識得欣賞呢種味道就識得品味人生。
唔,的確係呀下,人生就應該要有苦澀。如果冇苦澀就唔會知道乜野係甜。有時當人未嚐過真正既苦澀,就會錯誤地追求不切實際既香甜。就係因為知道苦,所以應該更懂得甜係如何難得。
到你終於追求到極甜,可能你到時先覺得太膩了。
又或者,到時你先發現苦中帶甜先真係最能觸動神經既味道。
挑,你講咁多做乜七姐,總之我就唔飲咖啡啦!
謊言。
其實有時人就好容易認為自己既謊言係為其他人好而講。但有時到底係真心為其他人好,定係為左自己好而用為其他人好做為免卻良心責備之用呢?
即係用另一個謊言去掩飾自己講謊言既私心。
雖然我堅信人類係will to mating,不過人家係大師級,will to power,自然係更有道理。
胃。
一切都吞下去吧!朋友的關懷,咖啡的苦,情人的謊言,一口咽下,消化後然後繼續自己既生活。
朋友與咖啡 謊言和胃
by Mr.Children
------------------------------------
唉 從風聲傳聞中聽到了你的事情
說雖然結婚了但是似乎過得不怎麼幸福
但我也一樣有自己得守護的生活 所以也不能為你做些什麼
朋友啊 朋友啊 朋友啊
唉 男人往往又會因為女人而改變
最近和紅茶比起來咖啡喝得多了
因為那個女人抽的煙留在口中的香味
和苦味的咖啡十分的搭配
喝吧 喝吧 喝吧 喝吧
看來我今年的運勢十分的順遂啊
因為在無聊低俗的B級雜誌裡寫到
深信的事情似乎都有實現可能的甜蜜謊言
都盡量試著讓自己去相信了
來 走著瞧吧不管是現在還是世紀末全都是遙遠過去的預言
本來我對基督教就沒有任何的信仰
就算人們說會遭到報應 我還是照樣吃鯨魚海豚肉
悲傷 憎恨 愛戀 溫柔與下流
全都吃下去吧 吞下去吧 咽下去吧
所以啊胃啊 我的胃啊
你得給俺更強韌啊 你得給俺更貪欲啊
不管什麼都要吞食下去 不管什麼都得消化進去
把它全部都變成我的活力吧
所以啊胃啊 我的胃啊
你得給俺更強韌啊 你得給俺更貪欲啊
不管什麼都要吞食下去 不管什麼都得消化進去
把它全部都變成我的筋肉吧
Tuesday, January 08, 2008
AVP2 / AVPR
看到中段我已經要不停搖頭。
屬於2007年的最後一個失望。
原因不太明確,但對於異形及鐵血戰士系列,我是有絕對的偏愛,外星生物片很多,但如此經典的實在不多。
異形的經典之處是其驚慄感,一種來自宇宙深處不知名的低種生物,它不單單是因其殘忍及致命能力而使人恐懼,最令人驚慄之處是那種匿藏在黑暗中突襲的手段,即使是異形處處的第二集或第四集,異形一方面是無處不在,一方面又是無處可見,每一次接觸都是一次致命性的襲擊接觸,這才是異形最迷人的地方。
不如就是讓我求其一點,政治不正確地把Predator叫做鐵血戰士。鐵血戰士,最經典的地方是在於它那獵殺能力,與及那些人類還未準備好去面對的高科技武器,以及其獨特的獵殺文化,作為戰士、獵人的態度。無論是頭腦、智慧、運動能力、科技甚至戰士的尊嚴,鐵血戰士對比人類有的是全方位的絕對強勢,異形提供的是驚慄的話,Predator提供的是面對壓倒性實力敵人的無助感。
AVP2無一可見。
怪物片的另一個重要點,就是主人翁們必需要是被困,要在找尋出口與面對怪物的交戰中製造張力,一邊尋找一邊逃避,而極端的環極就是製造氣氛及危機感的必要條件。無論是在宇宙深處航行的太空船、被異形佔領了的殖民星、自生自滅的監獄星球、渺無人煙的森林、冷封極地……
一個無封鎖有汽車可乘的小鎮,到底一班以潛伏再突襲作捕獵技巧的低智能怪物還能提供甚麼驚慄感?
而那一隻Predator,面對異形時竟然沒有壓倒性的實力,連第一集的敏銳觸角、靈活身手都不見了。
這一輯AVP2,我覺得空白一片,甚麼都沒有。
屬於2007年的最後一個失望。
原因不太明確,但對於異形及鐵血戰士系列,我是有絕對的偏愛,外星生物片很多,但如此經典的實在不多。
異形的經典之處是其驚慄感,一種來自宇宙深處不知名的低種生物,它不單單是因其殘忍及致命能力而使人恐懼,最令人驚慄之處是那種匿藏在黑暗中突襲的手段,即使是異形處處的第二集或第四集,異形一方面是無處不在,一方面又是無處可見,每一次接觸都是一次致命性的襲擊接觸,這才是異形最迷人的地方。
不如就是讓我求其一點,政治不正確地把Predator叫做鐵血戰士。鐵血戰士,最經典的地方是在於它那獵殺能力,與及那些人類還未準備好去面對的高科技武器,以及其獨特的獵殺文化,作為戰士、獵人的態度。無論是頭腦、智慧、運動能力、科技甚至戰士的尊嚴,鐵血戰士對比人類有的是全方位的絕對強勢,異形提供的是驚慄的話,Predator提供的是面對壓倒性實力敵人的無助感。
AVP2無一可見。
怪物片的另一個重要點,就是主人翁們必需要是被困,要在找尋出口與面對怪物的交戰中製造張力,一邊尋找一邊逃避,而極端的環極就是製造氣氛及危機感的必要條件。無論是在宇宙深處航行的太空船、被異形佔領了的殖民星、自生自滅的監獄星球、渺無人煙的森林、冷封極地……
一個無封鎖有汽車可乘的小鎮,到底一班以潛伏再突襲作捕獵技巧的低智能怪物還能提供甚麼驚慄感?
而那一隻Predator,面對異形時竟然沒有壓倒性的實力,連第一集的敏銳觸角、靈活身手都不見了。
這一輯AVP2,我覺得空白一片,甚麼都沒有。
Friday, January 04, 2008
再見2007
你好2008。
新一年,有甚麼目標?
這個對本人來說從來不是一個問題,答案是:「我從來都沒有定下甚麼目標。」那些太精明、太有計劃的處事方式對我來說從來都是陌生人。有時候人們聽到我侃侃而談,會以為我是一個很有計劃的人,其實那是不對的,那些都是我從自己的知識與認知加上腦部運算即時得出來的結果,轉個頭就不見了。
學MC HOTDOG,即是熱狗,說一句:「還有多少年我可以這樣過?」
的確,同事大家姐今天生日,跟我同年的她芳齡二十X(雖然大家姐不會介意,但做人處世始終要講忌諱,要學會審時度勢),今年還要結婚了。
是時候為將來打算一下。不過,要我答這一個問題,實在殊不容易。
學陳綺貞說一句:「讓我想一想。」英語是Let me think think sin。
新一年,有甚麼目標?
這個對本人來說從來不是一個問題,答案是:「我從來都沒有定下甚麼目標。」那些太精明、太有計劃的處事方式對我來說從來都是陌生人。有時候人們聽到我侃侃而談,會以為我是一個很有計劃的人,其實那是不對的,那些都是我從自己的知識與認知加上腦部運算即時得出來的結果,轉個頭就不見了。
學MC HOTDOG,即是熱狗,說一句:「還有多少年我可以這樣過?」
的確,同事大家姐今天生日,跟我同年的她芳齡二十X(雖然大家姐不會介意,但做人處世始終要講忌諱,要學會審時度勢),今年還要結婚了。
是時候為將來打算一下。不過,要我答這一個問題,實在殊不容易。
學陳綺貞說一句:「讓我想一想。」英語是Let me think think sin。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Copyright 林記 ever and forever
Feel free to distribute with the following copyright message attached:
Writtien by YH Lam. Original Posted at www.yickhong.blogspot.com
Writtien by YH Lam. Original Posted at www.yickhon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