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的音樂課都有這一門,主旨在於要教導學生成為一個「音樂家」(Musician),而不是單單一個「樂器演奏家」(Musical Instrument Player)。
聽落好像很勁,但當然,我在談的仍然是興趣形式的學習,不希望令學習變得痛苦喇……我要說的,不是初學者們要上音樂修養這們課。但是,在我們平時聽音樂,除了娛樂以外,適當地用心去聽的話,其實是可以陪養出一個人的音樂修養的。
但凡大家看一些歌唱選秀比賽,就會看/聽到很多人化身評價參賽者唱得怎麼樣,又或是看到他們偶像的影片,就用似是而非的技術性形容辭大讚他們的偶像怎麼出類拔綷才氣縱橫。但到底他們個人的音樂修養去到那裡?既然他們也很可能沒有學過音樂,我們要相信他們說的話嗎?
所謂「音樂家」與「樂器演奏家」的分別,在於「樂器演奏家」可能有比較高水平的技巧,他們可以彈到一些技巧上很難彈奏的樂句。一個「音樂家」卻不一定受樂器的限制,他的音樂修養讓他不需要樂器在手,也能夠分辨出不同的音樂元素以及在腦海中想像(或所謂的「內在耳朵」)或感受出合適的樂句。而一個人的音樂修養也跟樂理的認識沒有必然關係。很多偉大的樂手也未必有很堅實(甚至沒有)的樂理知識,但他們的音樂修養卻是非比尋常。
這聽起來很高深,亦不像是一個初學者所需要認識的東西。但我想指出的是,修養其實也就是一種要修練而所得的技巧。有一些人可能很有天賦,天生便有絕對音感或很強的節奏感,但他不持續修練的話這種音感或節奏感便很可能失去。同樣,一個人沒有天生的絕對音感,卻可以從訓練以及經驗之中慢慢陪養出對和弦及音程的觸覺。
既然說得是修為,這種修養的培養應該是越早開始越好。你很可能去到中級以至進階的時間才會遇到因音樂修養不足而導致「音樂辭彙」匱乏的大瓶頸,但你要到那時才開始去培養音樂修養的話便已經太遲。這種修練是越早開始便越好的。
而一個人的音樂修養,也從他所聽的音樂類型,以及聽音樂的方式很有關係。
為甚麼有一些人很會唱騷靈音樂但有一些人怎麼努力也擠不出騷味;有一些人很能夠速彈,卻彈不出藍調的律動;這跟他們有沒有吸收到那一種音樂類型的足夠養份是很有關係的。你知道怎樣去做是一件事,但能否不加思索便能自然準繩地散發那一種味道是另一件事。
當然,聽得多有時也不代表甚麼。很多時我們所謂的「聽」音樂,其實只是在「播放」音樂,然後隨著主旋律去哼兩哼。這種聽音樂的方式,其實很多時令我們沒有真正的在欣賞音樂,只能消閒及記些東西去Karaoke唱兩嘴而已。而你沒有認真去欣賞音樂的話,你便不能吸收當中的音樂元素,把它化成自己的音樂修養。那麼,就算你每天都把耳筒塞進耳朵,亦不見得令你的音樂修養有任何的進步。
很多人都說喜歡聽爵士樂,但如果你沒有投入爵士的搖擺節奏之中,也沒有進入爵士樂即興的想像空間,聽多少也不見得你會對爵士樂的了解比非爵士樂迷要多,更不論要把你的「內在耳朵」聽到的轉為到樂器的演奏之上。
聽起來很累人,但事實不是這樣的。你喜歡音樂,找出音樂中動人的地方,怎麼會累人呢?
對初學者的建議
1. 節奏(Rhythm)是音樂的基本。節奏是把音樂類型分類中最重要的一種元素,也是低音結他手的主要工作,所以你一定要陪養出聽歌不單單是聽旋律的習慣。Beat與Rest的組合就成了節奏,也是使音樂有趣的最重要元素。習慣聽歌時先告訴自己這一首歌的拍子(Meter)以及速度(Tempo),這樣你便會自自然然去找Beat以及留意整個節奏。
以上這一點是必要的。不要說學習甚麼樂器,如果連最基本的音樂元素也沒有找得到,連作為一個最簡單的樂迷也說不過。這簡直是跟你看三國演義卻又說不出魏蜀吳……這是音樂修為的基本,也是音樂賞析的基本,更是音樂觸動人的基本中的基本。
2. 運用想像力去延續樂句。這種訓練對「內在耳朵」很有幫助,使你以後即使對樂理沒有很深入的理解,也能彈奏出能夠支援和弦而又有趣的樂句。
3. 可以嘗試在主旋律上唱(想)出和音或所謂的二音,又即是所謂的counter melody,也就是香港人喜歡講的「玩音」。這種訓練對你對音程的觸角很有幫助。
4. 當然,你還可以找出其他各式各樣的音樂元素:找chord、找音程、找tonality,不過我認為這比較高階一點,也對樂理的認識有多一點要求了……
課外閱讀
聽聽Paul Gilbert把樂隊收慢之後,用很簡單的Phrasing令陳磊花了很多時間才扭得出一點不同的lick來回應(他差一點同一個lick重覆了三次﹐斷弦到底是不幸還是幸運?)。當然,Paul Gilbert是大師級中的大師級,而且是樂理知識非凡的一類。
看看大師們的演出 =]
雖然在貝司課不停引用結手課好像有一點奇怪,但Paul Gilbert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練習方法,也是訓聽你用耳朵去吸收不同的節奏成為你的音樂修養一部份的很好方法。你未必要去拿起結他把聽到的東西彈出來,但當你能把一個很好的riff的節奏抓到,它也會不知不覺中成為你音樂修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