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30, 2013

漫談司馬遼太郎的關原之戰 (二)觀念主義

說關原,最重要的兩個人當然是德川家康與石田三成。而當談到人物性格,石田三成在司馬遼太司筆下又要比德川家康耀眼得多。

德川家康是那種相當典型的梟雄:狡猾而虛偽,耐性跟野心出類拔萃。這一種梟雄類的人物,在以軍事、政治為主題的歴史小說現身之多,可說是多不勝數。而石田三成這種在政治上擁有致命性格缺憾的人,卻又能處身於這種權力頂峰的鬥爭,實在是物以罕為貴。

原果你不熟悉石田三成這個人,你聽到我以上的講法或許以為他是那種性格飄逸,遠離紅塵不愛為官的出世型人物。

然而不是這樣子,完全不是這樣。

石田三成是典型的官吏,他擅長辦事,非常擅長。他在計算、執行政策這些方面有著過人的才幹,五奉行之一的他是秀吉的親信。

石田三成在政治場上很易吃虧的原因,是他的理念主義。他性格剛直而好譏諷,但這種性格的影響力會隨著權力相應下降。但三成的觀念主義,令他壓根兒不可能在政治場上成功。

三成是一個機敏的人,聰明而且反應快。但這個人去做分析及下判斷時,他是先以自己的觀念為先,再將客觀的事實理解成跟自己的觀念吻合再推演出預測,這種判斷分式是絕對主觀,問題甚大。

試用一個有名的小故事去解釋三成的理念。

「杜鵑不鳴,可如?」

信玄:杜鵑不鳴,誘其鳴。
秀吉:杜鵑不鳴,逗其鳴。
家康:杜鵑不鳴,待其鳴。
信長:杜鵑不鳴,殺之。

三成:杜鵑不鳴,不可能。

這用觀念主義去作判斷,在論述的時候聽起來就已經不完備。「杜鵑不鳴?不可能。怎可能會這樣?大家都看錯了聽錯了想錯了。」因為他的思路之中潛藏了一個沒有說出口的觀念作為不能推倒的前提:「杜鵑一定鳴叫。」而這前提比其他觀察而來的前提排得更前。

聽起來這種思路很奇怪,但事實上,現今社會中這種人其實不少,這種觀念主意可以從任可方去延伸,無論是「陰謀論」者還是「爛好人」者,都是抱著自己的觀念,用觀念朦著雙眼去看現實世界,看是看到,但先看到的永遠先是自己的觀念。

無益。

Copyright 林記 ever and forever

Feel free to distribute with the following copyright message attached:

Writtien by YH Lam. Original Posted at www.yickhong.blogspot.com

wibiya widget